龍吟虎嘯:政改三人組 兩邊不知底

林鄭月娥說今年是香港的「政改年」,政改諮詢是「重中之重」,社會上對政改意見無論多麼南轅北轍、意見激烈,政府都會以最大的耐性做到「有商有量」。林鄭的態度說明香江府衙知道政改這一仗很不好打,知道硬壓硬砌並非取勝明智之道,只會把事情弄糟。

在政改問題上,朝廷大可根據自己的原則,根據自己對《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認知」,根據對形勢的判斷,制訂強硬的政策。朝廷大員大可在朝黨、在香港毫無通融、絕不妥協侃侃而談,他們可非常從容瀟灑、不會面對任何壓力,自我感覺良好,冷眼看待香江「南轅北轍」的「激烈主張」。然而,香江府衙、「政改三人組」、林鄭月娥司長就沒他們那麼羽扇綸巾、談笑用兵。因為香江的民意壓力在他們身上,他們要直接面對尖銳的意見,激烈的表述,難聽的責罵、嚴厲的痛斥。他們要聽着,要扛着,還要「解釋」、辯析,還會經常出現辯不過對手的尷尬,張口結舌、愈抹愈黑的難堪。其實,以他們的價值觀,以他們對普選、民主的了解,內心深處未必不明白某些反對意見的合理性、正當性,未必不明白這些意見在香港社會有相當的民意支持度,未必不明白有一定的法理根據。不過,「做此官,行此禮」,既然食了朝廷和香江府衙的俸祿,就只能是今天這樣的表現了。他們內心的糾結和處境「北大人」當然不會完全清楚。

今次政改究竟結局如何,現在誰也說不好,尤其是香江府衙、政改三人組只能盡人事、聽天命。林鄭月娥不以「最大的耐性」面對這個未知之局也不行,她只能如此。中央的底線在哪裏?有沒有讓步的空間她不知道,反對派這邊會不會妥協她也不摸底,政改三人組能做的就是「諮詢」、推銷、當傳聲筒,能代表誰、能和誰有商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