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穗港分工

五十年代以前,香港落後於廣州,那時的說法是省港澳。省指省會廣州,廣州的發展作為中國乃至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商港,可上溯至唐代。所以,現廣州所宣傳的千年商都,屬歷史現實。

香港一八四二年開埠,只是奪取澳門作為廣州外港的地位和功能,而澳門自明代建立以來也始終不脫廣州的外港角色,即使澳門成為跨洲的商港,也只是作為廣州商貿的中介。外貿重心還在廣州十三行。

五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的成功是冷戰效果,也是美國等圍堵中國的結果。中國改革開放改變了珠三角停滯不前的經濟,使深圳崛起,也使廣州自二○○○年以來重振其珠三角中心城市的角色,開始與深圳、香港競爭。

今天,廣州已重建其華南中心的地位,不僅限於珠三角,且在高鐵、城際鐵路、地鐵的大興建潮中,把其影響逐步擴大及長江以南地區。廣州的港口規模已大於香港與深圳;全市的零售商品銷售總額去年達六千億元人民幣,數額次於北京、上海,但人均消費卻居全國第一位。深圳的四千億元人民幣銷售也高於香港只有三千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後者還要加上四千多萬旅客的消費。

以國內生產總值而言,廣州與佛山同城形成的廣佛大都會,應該在今年超過香港。若以城市常住人口的購買力,計算其人均收入,廣州並不低於香港很多。今後人民幣升值,經濟進一步發展,兩地差距更小;因此,香港要重新定位,認識與廣州之間的競爭與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