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苛政猛於虎 整合不如早取消

古人說,「舉措不當,眾民不能成。」強積金政策推行以來問題多多,流弊叢生,打工仔未見其利反受其害,正是舉措不當的典型例子。

強積金最令人詬病的是回報低、收費高,儘管當局不斷修修補補,依然無濟於事。有工會分析發現,強積金表現良莠不齊,按五年期計算,近九成基金回報低於通脹。換句話說,打工仔向基金經理支付昂貴的管理費,換來的卻是比通脹率還不如的回報,部分甚至出現虧損,難怪強積金被形容為「政府打劫市民,進貢基金經理」的「強搶金」!

更荒謬的是,由於有些打工仔頻頻轉工,以致強積金個人帳戶持續急增,持有四個或以上帳戶的打工仔,由○七年五萬三千多人激增兩倍至今年的十八萬人,有人甚至擁有三十二個帳戶,令人嘖嘖稱奇。積金局提醒,太多強積金個人帳戶不但難管理,而且每個帳戶皆要支付管理費,隨時得不償失,應選擇適當時候將戶口整合。然而,如何整合戶口,何謂適當時候,大部分打工仔一無所知,根本無所適從。

強積金帳戶管理混亂,歸根究柢是因為制度設計出了問題。根據現行安排,打工仔轉工後除非主動提出申請,否則原有的帳戶不會轉移或取消,問題是轉移戶口手續麻煩,費時失事,許多打工仔不甚了了,久而久之便造成「一人多戶」的亂象。當局諱疾忌醫,不對制度進行全面檢討,反而將責任推到打工仔身上,可謂捨本逐末,強人所難。

為了敷衍民意,當局去年十一月推出所謂半自由行,准許僱員轉移本身的供款,美其名曰「打工仔話事,積金更自主」,希望藉此降低管理費云云。然而至今為止,參與半自由行的打工仔只有大約百分之三,而整體收費水平亦僅輕微下降百分之零點零二,似有若無,可見半自由行不過是另一場騙局。實際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對於打工仔而言,不管如何整合和轉移,都沒有太大分別,終究難逃被基金經理宰割的命運。

事實證明,強積金制度不但無法保障打工仔的退休生活,反而成為製造社會矛盾、引發民怨的源頭,而且進一步坐實「官商勾結」的指控。正所謂,苛政猛於虎,有人指強積金制度是港英政府埋下的地雷,不是為打工仔着想,而是為了添煩添亂,並非沒有道理。面對這個爛攤子,當局與其修修補補,不如果斷取消計劃,真正讓打工仔自己話事,須知強積金是打工仔的血汗錢,沒有必要由別人越俎代庖,更沒有必要為他人作嫁衣裳。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隨着人口不斷老化,安老壓力持續增加,而強積金又靠不住,惟有引入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方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若當局繼續抱殘守缺,必將累人累己,終有一天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