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商語廣播:日圓為何前強現弱?

自從安倍晉三當上日本首相後,有意讓日圓轉弱,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這一招看來頗為奏效,日本的貨品出口量迅即上升,旅遊業亦明顯復甦,連餐飲及零售業也興旺起來。

有朋友問:既然日圓轉弱對日本低沉多年的經濟有那麼大的刺激作用,為何之前不早些使用這一招,而任由日圓保持強勢?對此,大家都有不同看法,很多人認為是因為美國對其施加壓力所致,但筆者則認為,前一段時期日圓不貶值的原因,主要與兩年前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有關。

那場大地震引起的大海嘯,令日本多個城市變成廢墟,包括摧毀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對日本經濟造成很大的重創。那個時候,日本百廢待舉,必須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能源產品及基建材料等,作為重建災區和維持國民基本生活之用。單是二○一二年前十一個月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已達八千萬噸,相當於二○一一年全球交易總量三分之一,日本政府要消耗多大的外匯,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那時只能保持日圓高企,以增強在國際上的購買力,從而減輕國家重建的成本。

經過兩年多時間,隨着各種問題逐漸穩定,日本要進口的東西基本上已有所安排,日圓便沒必要再保持強勢。所以,安倍晉三便可以學美國一樣,利用「量化寬鬆」政策來刺激經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