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被放假 被消費

小堵怡情,大堵傷身,去程堵一次,返程堵一回,這就是內地黃金周交通混亂的真實寫照。尤其今年「十‧一」是「史上最長黃金周」,據說共有七億人次出行,即超過一半中國人幾乎同一時間流動,不必看傳媒報道的種種亂象,也可以想像那是一種甚麼樣的場面。

如果只是堵,問題還不大,最糟糕的是許多旅遊景點被蜂擁而至的遊客逼爆,到處人山人海,水洩不通,加上中國人的髒亂吵基因作祟,結果自然是七國咁亂。最誇張的是華山景區竟發生萬人打砸事件,商店被毀,遊客被斬,簡直駭人聽聞。旅遊變成騷亂,觀光變成打鬥,這是黃金周還是受難周?這種黃金周又有甚麼意義?

實際上,黃金周到底有甚麼意義,恐怕已沒有人說得清。當初設立黃金周是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但時至今日,黃金周不僅引起諸多亂象,而且干擾百姓正常生活,影響經濟和金融運作。正所謂一節淡三墟,這種通過制度來綁架假期,催生全民出行來刺激消費的手段,有如注射興奮劑一樣,只能達到短暫的刺激效果,根本是利少弊多,得不償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中國特色黃金周,老百姓對此早已不再迷戀,只是官老爺們依然情有獨鍾,樂此不疲。沒辦法,中國人恐怕只能繼續「被放假」、「被旅遊」、「被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