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坦言集:甚麼是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有人認為是出口加工的工業化,這當然是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的主要部分,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但是,中國的出口加工工業化只佔經濟的小部分,不像香港早年那樣,只有出口加工工業,捨此便別無其他,也因此在轉移往內地之後,香港便沒有製造業。

內地經濟的主力從來不是出口加工,而是國營企業為主的重型工業。改革開放形成中國經濟的三元化;國營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為主的出口加工經濟。三者有各自的分工,其中最明顯的是國營經濟集中於重工業和重型裝備、高新科技。出口加工的外資經濟則集中於勞動密集的輕工業。私營經濟介乎兩者之間,更多的偏重輕工業。

如果說中國經濟增長是出口、消費、投資三頭馬車帶動,從體制上也是國營、私營、外資的三足鼎立。近年的發展是外資加工貿易與出口的比重遞減,其餘兩部分比重上升,據此可說中國經濟發展開始有轉型趨向,但不能說中國模式衰落或失敗。

中國模式是不拘一格的多元化,無論出口或內需都是因地制宜,也不管市場機制或政府干預,只要能操控得好宏觀與微觀經濟,哪個適用便採用哪個。說得不好聽的是機會主義,說得好聽的是靈活適應。中國模式因此不是出口加工工業化,出口加工衰落不是中國模式衰落,現時經濟轉折應該更凸顯中國經濟治理體制的優越性。 政策調整恰當,百分之八以上增長還可期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