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房策臨急抱佛腳

曾蔭權政府繼承殖民地政府的傳統,弱於長遠規劃,善於借市場調節之名,應對各項經濟與民生課題,所以房屋政策短視,以為樓價高企最終可由經濟周期之下行而獲得自然調節,政府毋須做太多事情,只要謹守「小政府、大市場」的原則,順其自然即可。

如今,最終不得不認錯,被迫推行復建居屋以平息民怨。值得注意的是,市民普遍認為政府應該主動介入市場,通過有效實施公共政策,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

中文大學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市民普遍傾向下任特首在經濟方面應較進取,並增加社會福利的開支。這種取向,明顯與現政府奉行的自由市場理念大相逕庭。

施政報告就房屋問題,可說是遠水難救近火。由於放棄長遠規劃,過去七年多以來,缺乏土地儲備的積累,臨急抱佛腳,要在短時間內推出所謂「新居屋」根本不可能。而要長遠解決中產夾心階層的住屋問題,需要參考新加坡的經驗,把公營房屋與私營市場區分。涉及房屋政策的結構性改革,需要經過公眾深入討論,凝聚共識,由下任政府負責推行。

曾蔭權要越俎代庖,法理上欠缺支持,只能在現有基礎上搞些優化措施,或者在理念上提出一些新意見,至於有關規劃,只能建議下任政府多做研究。一句話:要尊重新政府的決定。

未來兩個多星期,估計唐英年與梁振英不會高調評論施政報告的各項建議,尤其是房屋政策,避免令夕陽政府尷尬,視之為政治抽水。但並不阻礙公眾的討論,市民應該勇於表達對房屋政策的看法,以利集思廣益,供下任政府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