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進修多掣肘 知識經濟淪空談

香港人不僅工作勤奮,而且熱愛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工聯會一項調查顯示,七成二受訪者過去兩年曾參加進修課程,六成八受訪者更計劃未來兩年會繼續進修。這個調查結果證明,「知識改變命運」仍然是港人堅持的理念,可惜,工時長、學費貴阻礙了許多人進修的計劃,加上港府政策不配套,更是令不少有志者望而卻步。

為鼓勵打工仔終身學習,多年前港府成立持續進修基金,規定每人可申請一次進修資助,資助額為學費八成,最高資助額一萬元。這個計劃的本意不是不好,可惜沒有與時俱進,通脹飆升之下,學費也水漲船高,現時報讀一個普通語言課程,一年學費動輒萬元以上,但最高資助金額卻仍然原封不動,也就是說,政府只會資助市民進修一個課程,所謂「持續進修基金」根本名不副實。同樣荒謬的是,有關資助限定四年內有效,這又怎麼能稱得上是「終身學習」呢?

事實上,即使是區區一萬元最高資助額,也是口惠而實不至。根據規定,申請人最多只能申領發還款項四次,譬如一個進修課程持續半年,每月交學費一千元,半年學費六千元,但由於當局只批四次,以資助八成學費計,申請人最多只能得到三千二百元資助。更不堪的是,申領程序非常繁雜,需要提供考試合格證書、學費收條、出席率證明,還要填寫表格等等,少一樣都不行,往往半個小時都無法完成有關手續,令不少人知難而退。

另外,鼓勵低技術人士持續進修的「新技能提升計劃」,也惹來劣評。雖然申請人可獲學費豁免,惟條件是必須提供入息證明,如僱主發出的書面證明或每月薪金銀行紀錄。不可不知,不少低收入人士是「現金出糧」,糧單往往欠奉,也沒有相關銀行紀錄,要求申請人向僱主索取入息證明,簡直「難比登天」。港府官員如果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就是擔心申請人太多、公帑支出太多,故意設置不合理的條件,以繁複的程序打擊低技能人士的進修意欲。

學費高昂兼政府資助不足,固然令不少有心進修者望而卻步,缺少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香港工時長名列世界前茅,而且沒有法定工時,也沒有法定有薪培訓假期,許多人名義上「朝九晚五」,八小時工作制,實際上往往要被迫加班,甚至要將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打工仔平常難得與家人相聚,有時連睡眠休息的時間也不夠,根本沒有精力在工餘進修。

說甚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甚麼。港府口口聲聲鼓勵僱員持續進修,發展知識型經濟,但不是坐而論道,就是雷大雨小。正如上述調查顯示,七成六受訪者認為,港府在推動僱員持續進修方面做得不足夠,當中兩成六更加認為非常不足夠。一言以蔽之,港府推動知識型經濟舉步維艱,原因正在於高官葉公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