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誰考慮香港經濟

除政改爭論之外,香港政府和社會似乎再無其他發展的討論與思想。顯然,香港在回歸後變成全面政治化,忘掉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或許政治化的前因,是回歸前為營造回歸繁榮,中英雙方都刻意地製造泡沫經濟,以泡沫式的經濟化來掩蓋政治化的問題。物極必反,當泡沫穿破證明經濟化的不足,造成了今天的矯枉過正。

不過,矯枉過正可以理解,卻不能認同或容忍。

全面政治化與全面經濟化同屬偏差,既掩蓋問題,又無補於事,且製造出新的矛盾,使社會發展不停地從一個極端走往另一個極端,劇烈震動的結果是無法發展。自回歸前泡沫經濟以來,香港已浪費了差不多二十年時間,發展的基礎、支撐愈來愈薄弱,企業、居民和政府、社會整體根本上是原地踏步(或吃老本),甚或有所退步。再折騰下去,香港在周邊城市地區經濟起飛之後,可能再沒法翻身了。怎能不令人焦急,也怎會不令人對現時各方只搞政治不理經濟民生而氣憤。

在珠三角地區,無論整個地區或個別城市,這一兩年都全力規劃發展戰略和部署,把以往的規劃都推倒重做,積極進取。香港卻除敷衍說一些有關珠三角規劃綱要(2008至2020年)的呼應口號外,別無動作。就連在中央政府督促下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也見不到政府動員如何討論,更不用說重新規劃。而我們的政黨政客除重提老掉牙的政治口號外,便是忙於參觀世博。簡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