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空的電影如《引力邊緣》、《星際啟示錄》、《天煞異降》、《太空潛航者》等等,當中大部分都是荷里活的製作;相反,科幻電影在香港彷彿仍是冷門,甚少本地電影人會挑戰這種題材。最近,幾位大學生創作了科幻短片《地平說》,不但成功奪得多個本地獎項,更贏取了IMDb認證Festigious每月國際電影節頒發的「最佳學生電影」和「最佳導演」獎,展示本地創意的實力。
《地平說》是幾位大學生的畢業作品,班底只得6人,包括在理工大學修讀數碼媒體的導演江嘉嶢(Rony)、攝影何師齊、美術關恩諾、特效周讌雯,以及來自演藝學院、友情相助的製片謝熹朗(Christy)和燈光李頌研。他們最初是希望聚焦香港的社會問題,Rony解釋:「那時香港發生了多宗中學生自殺的悲劇,而我們亦有想過以此為題材,但考慮到當時社會的負面氛圍,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後來,我想起英國有一班人仍然深信地球是平的,加上其他成員均對這個題目感興趣,令我們有了拍科幻片的想法。」可是,由於成本有限,加上對太空科技並不熟悉,要拍攝科幻題材其實難度頗高,Rony說:「Present這個計劃時,我們嘗試以科幻電影《星際啟示錄》做例子,老師雖然十分震驚,但仍給予我們鼓勵,更建議我們避重就輕,不要太着重深奧的科學原理,反而可以更加細膩地刻畫人物和故事,令我們確立了《地平說》的方向。」
《地平說》的主角是一個平凡的香港人,他有一位太空人父親,由細到大,父親都對他說地球是平的。可是,父親在一次任務後神秘失蹤,促使主角踏上了尋找父親的旅程。後來,他遇上了一位同樣相信地球是平的老伯,最終主角為了求證地平說,坐上了老伯的太空船,飛上了太空……為了打造太空船場景,一行人搜集了一些相關資料,卻發現以他們的技術和資金,未必能夠製作出真實太空船的質感,Rony說:「有見及此,我們決定根據劇情需要,創作一艘平日是老伯居所、Raw味較濃的太空船。」最後,他們設計了一個2M×2M×2M的太空艙,以木板製作支架、白鐵打造外殼,最後再髹上顏色;至於內部的電子儀器,則是購自深水埗的電子零件。「由於我們不諳木工,因此找了熟悉木工的朋友提供意見,再由我們6人一手一腳製作。」戲服方面,Christy表示最初亦有參考網購的現成太空衣,「由於現成太空衣的Cosplay味較濃,與影片風格不太相襯,因此我們購買了一套白色工作服和電單車頭盔,嘗試自行改裝,演出時再在工作服內穿多幾層衣服,最終成功營造出太空衣鼓脹的感覺。」
除準備道具外,Christy認為控制成本亦有一定難度,雖然可以在學校借用部分器材,也可用學生價租用場地,但由於影片對美術和演員的要求較高,成本相對增加,她說:「最後,我們找了專業演員周祉君做主角,又邀得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求叔』黃樹棠飾演老伯的角色,幸好他們在看了劇本後,都願意收取一個相對優惠的片酬,才令我們沒有超支。道具方面,我們嘗試廢物利用,自製一些不會Close Up的道具,藉此節省成本。」對於贏得多個獎項,Rony固然感到高興,但對他們來說,能夠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他說:「事實上,香港一直沒有人拍攝科幻電影,今次我們憑6人的力量竟可完成一條科幻短片,深信日後亦未必有機會拍攝這樣天馬行空的影片,所以即使在過程中遇上重重困難,甚至令人沮喪的時候,成員間都能互相鼓勵,令這條片能夠順利誕生。」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胡振文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