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派錢救市 「儲起唔用」礙復甦

為抵禦疫情對經濟衝擊,聯儲局今年向金融體系大舉注資,情況與○八年金融危機時相似,惹起市場憧憬牛市重臨。不過,有別於當年大部分資金留在「銀行本身」處於聯儲局的戶口,今次由於政府亦大舉增加開支,很多資金是落入「美國民眾」的銀行戶口,他們如何使用這些資金將成為經濟復甦的關鍵。

截至今年五月底止三個月,美國狹義貨幣M1餘額急升26%,升幅較○八年同期高兩倍,反映貨幣供應急升,然而,美國四月個人儲蓄率亦跳升至32.2%,意味資金未完全花光。

回顧疫情爆發前,美國儲蓄率自一九五九年有紀錄以來從未高於17.3%,自九五年以來也只有一次高於10%,而當地五月儲蓄率仍高企於23.2%,明顯反映美國人未肯放心消費。

除個人外,摩根士丹利指,面對前景高度不明朗,企業紛動用信貸額度或發債集資。聯儲局自三月初以來買入超過1.6萬億美元美債,並推貸款機制確保市場信貸流動,均令市場資金氾濫。

學者睇好未來數月消費

因此,當前的問題是,美國民眾會怎樣處理這些資金。賓夕凡尼亞大學教授西格爾對此樂觀,認為人們會加以運用和消費,預期未來數月消費開支將大增,推動明年經濟增長以至引發通脹。其他人則憂慮情況相反,因失業率急升引發人們不安,繼而將資金儲蓄起來,勢打擊復甦步伐。

對此,持悲觀看法的經濟師似乎較多,警告若果儲蓄率持續高企,增長前景將會受到打擊,最大的憂慮是消費者不願意重新消費。

聯儲局前經濟師佩羅利更稱,若要通脹上升,而且是持續上升,經濟需要結構性改變,坦言難以看到正面改變,故認為任何通脹上升都只是有限的,因部分需求已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