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農村當前扶貧攻堅戰打得如火如荼,到處是橫幅,口號震天響,但實際情況是不少地方扶貧腐敗亂象迭出,扶貧變扶貪,甚至劫貧濟富。
民政部日前公布,近期集中查處一批貪污侵佔、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向低保救助資金「伸黑手」的違紀違法案件。僅六至九月,全國清退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九十二萬八千戶、一百八十五萬人。同時,地方各級民政紀檢監察機構共立案一百六十件,問責幹部一百八十二人。
享受低保的條件,一般是家庭沒有任何勞動力,沒有家庭收入來源,家庭人口或者太老或者太小,而主要勞動力或者重病或者重殘。截至去年底,全國共有農村低保對象三千五百七十餘萬人,農村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年四千八百多元。
在中央近年持續加大扶貧領域反腐敗之下,竟然仍有近二百萬人造假吃低保,究竟還有多少人冒領?不得而知,但在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社會,相信不會是少數。
農村低保是國家對農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是脫貧攻堅的「兜底」之舉,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但在一些地方,財政低保資金卻淪為「唐僧肉」,有的基層官員濫用職權、弄虛作假,大搞「關係保」、「人情保」、「福利保」,致使不符低保條件者也吃低保,甚至有村官明碼實價出售低保名額。例如,雲南省隴川縣民政局「靠山吃山」腐敗窩案,竟有七成以上的官員親屬吃低保;陝西有村官將兒子年齡改成高齡長者吃低保;廣西、山西、甘肅早前也曾揭發大批有房有車有公司人士竟然享受低保。
扶貧領域腐敗愈演愈烈,原因眾多,除了制度設計不夠完善,亦與監管不嚴、審查不力等因素有關,說明扶貧領域監督嚴重滯後、缺位、錯位,更表明只要仍由政府官員或村官集中分配扶貧資源,在權力難以監督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能杜絕腐敗。內地扶貧政策已推行了四十年,國家投入的扶貧資金不下萬億元,但由於各地普遍造假,扶貧資金被不貧困的人鵲巢鳩佔,真正貧困的人口得不到應有救助,導致原本是一項惠民生的德政,部分地方卻被貪官搞成失民心的敗政。
當局需要警惕的是,隨着明年「脫貧」目標愈來愈近,扶貧腐敗可能更加嚴重,扶貧資金或將成為各級貪官的最後晚餐而瘋狂吞噬。尤其是,低保是惠及千百萬貧困民眾的惠民政策,最容不得黑手介入,而要確保低保制度正常實施,就須有完善的審核追責機制,同時加大對瀆職行為及以權謀私者的究責力度,對低保金冒領者亦要及時曝光,嚴厲打擊,並將所有扶貧資金去向都公開公示,讓全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