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爭無休止 關門危機又來臨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國會民主黨領袖原定日前會面,商討如何避免美國政府在十二月八日之後關門。然而,在政治分化與對立嚴重的華盛頓,這次至關重要的會面計劃遭遇擱淺。

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在預算延長案應該包含甚麼內容的問題上有嚴重分歧,共和黨人希望增加國防開支,而民主黨人認為也應同樣增加國內社會福利項目的經費。民主黨人還希望在開支案中加入禁止特朗普驅逐六十九萬名幼年隨父母無證到美國的年輕人。特朗普讓國會在明年三月前解決這些「夢想者」的問題,但同時希望為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建牆撥款,以防止更多非法移民入境。

司法主導政治走向

美國政黨惡鬥導致的政府關門已成為美國政治衰敗的集中體現。預算是一國行政的基礎,然而由於兩黨鬥爭,美國國會經常不能按時通過預算,直接影響聯邦政府施政。據統計,從一九七六年至二○一五年,聯邦政府由於兩黨政治陷入惡鬥、僵局和相互指摘而未能通過預算,共出現十八次政府部分機構關門的危機,而近年來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尤其是二○一三年十月的政府關門,直接導致美國國債評級被標普下調。

在民主與共和兩黨就政策問題難以達成妥協的時候,最終都會通過司法手段解決,從而出現以司法取代行政的獨特現象。例如,有關墮胎、女權、環境保護、黑人權益維護等問題,即使府會中一方積極推動,仍會遭到另一方的極力阻攔,最終在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下,問題才能得到暫時解決。

這種司法權力全面介入行政的直接後果是,聯邦高等法院在政黨政治中的相對超脫狀態一去不復返。這就是為何在高院大法官出現空缺後,兩黨千方百計地爭取提名人選,因為這不僅意味着自由派和保守派大法官在高院的格局將如何變化,更決定着未來若干年美國政治的走向。

一直以來,美國民主作為西方的樣板,被各方頂禮膜拜,但在不斷出現政黨惡鬥、府會之爭、法院政治化之後,美國民主的質量如江河日下,已走下道德高地的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