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高考通識科考試涉獵「o靚模」、「一國兩制」、「國際環保合作」等不同議題,惟考生在國際性議題表現有待改善,有教師指出,在二○一二年舉行的中學文憑試,通識科將成必修必考科目,學生的表現更令人憂慮,建議學生從小訓練思考及分析能力。
通識科考試報告指出,表現較差的考生缺乏理解、分析及寫作技巧,部分考生只顧展示其個人立場,而沒有提出具說服力的理據,將數據和事實資料轉化為原則或概念時,更顯得力有不逮,若要改善,必須由低年級開始,長期鞏固其基本的閱讀、邏輯思維和寫作能力,考生亦應根據地方及區域層面等背景因素,考慮有關爭議論據的真確性。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張銳輝表示,一般學生對香港社會範疇的事件較有認識,相反對國際性議題涉獵較少,新高中的學生要應付文憑試,需留意時事之餘,亦要從不同角度了解及分析事件,擴闊眼界,增強個人的理解能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