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可樓換樓無舖換舖

下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公布新的《市區重建策略》文本,正式落實「樓換樓」作為市區重建的補償方案之一。日後受重建影響的業主,收到收購通知書時,有權選擇「收錢」或「收樓」,但業主須預先支付相當於購買物業的兩至三成樓價為訂金,待日後樓宇落成後才支付尾數,以防業主隨便反口。至於業主「舖換舖」的訴求則不會納入新的賠償機制。市建局會待施政報告公布後,下周四召開特別董事會,聽取政府介紹《市區重建策略》新方向。

市建局一直按《市區重建策略》進行市區重建工作,策略列明以七年樓齡樓價作為計算賠償的機制。由於策略實施多年,政府早前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因應市民訴求引入新的機制。

鑑於有業主投訴受重建影響要搬離原來社區,新的《市區重建策略》將加入樓換樓作為業主現金賠償以外的選擇。但是「樓換樓」方案與現金賠償實際所得賠償金額相同,確保不會出現不公平。

鎖定樓價不會浮動

市建局會於提交業主的收購建議中,一併列出現金賠償額及樓換樓的新樓呎價資料,即時鎖定樓價,不會再隨樓市浮動。業主有六十日考慮,若選擇樓換樓,市建局會將部分補償金存放在律師樓,作為業主購買新樓的訂金,估計涉及金額約等於兩至三成的新樓樓價,確保業主等候新樓落成期間有足夠資金另租單位居住,亦保障業主不會隨便反口「縮沙」。

消息人士說,部分業主年紀不小,或會於等候新樓落成期間回鄉居住,當局仍研究是否容許業主在等候入伙期間轉售單位。

落實由下而上參與

消息又指出,新的《市區重建策略》亦落實「由下而上」的公眾參與機制,市建局會於各舊區設立由區議員及社區人士等組成的市區更新諮詢平台,聽取公眾意見才決定重建步伐,減少反對聲音。未來市建局除擔當執行者角色外,亦會扮演「促進者」,為有意自行重建的業主提供專業意見。

市建局董事會成員吳家鎚指,引入樓換樓方案後,業主有多一個選擇,可減少爭拗。他認為,雖然舖換舖不被採納,但市建局仍應協助受重建影響的商舖業主另覓地方經營,甚至協助他們轉型。

記者譚美芳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