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纖顫消融治療有效

心房纖顫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問題,患者不規律心跳,可多達每分鐘二百下,可致心臟衰竭、中風,甚至死亡,藥物治療成功率只得約一半。本港近年引入的心房纖顫導管消融治療技術,有研究顯示逾百名接受手術的病人中,八成三術後回復正常心跳,一年內沒有病發,當中最年輕病人自十六歲起已接受兩次手術,病情終得到控制。

全港逾七萬人患心房纖顫,佔人口百分之一。踏入四十歲後,四分之一人有機會患上心房纖顫。該病主要是由於相連左心房的四條肺靜脈,產生不尋常的電波,電波走入心房干擾正常心跳,令心跳可高達每分鐘二百下,為常人一倍以上,容易引致心臟衰竭、中風或死亡,死亡率較常人高出一倍。

肺靜脈出入口築防火牆

心房纖顫以往依靠藥物治療,但成功率只得五成,加上又有副作用如甲狀腺功能失調、肝衰竭等,約十年前起本港引進非藥物的導管消融治療技術,醫生利用鹽水灌注式心臟射頻消融導管,在心房內肺靜脈出入口築起「防火牆」,以射頻能量阻擋不尋常電波進入心房。

香港心臟電生理學會醫院聯會自○七年起進行一項本港最大型的心房纖顫消融技術研究,一百一十三名來自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屯門醫院的病人參與,年齡中位數五十五歲,平均患病逾四年,而且經藥物治療後發現無效。研究發現,他們在接受消融手術後,八成三人在一年沒有服藥的情況下,沒有房顫病徵,成效顯著。

負責研究的該會主席馮永康醫生指,剩下成效不顯著的一成七病人,主要為本來病情較嚴重的病人,手術後他們的情況亦有改善。

該會名譽司庫黎偉強醫生亦稱,該手術風險較低,死亡率少於千分之一,而且醫學進步,手術時配合「三維立體模擬電生理檢查」,即用電腦模擬病人的心房結構,可大大提升治療的安全性。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