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六歲的甘乙宏是本港最大型心房纖顫消融技術研究中最年輕的患者,十年前他曾接受第一次心房纖顫導管消融手術,但因當時儀器不及現時發達,成效未見顯著,至今年四月他再接受手術,受惠於醫學昌明,終可解決心房纖顫問題。
現為土木工程師的甘乙宏,自十六歲起便有心房跳動過促問題,曾因心律不整而需停課數天,又曾入醫院深切治療部搶救,「心跳唔係一下、一下,而是跳得好亂,無秩序。」
當年他曾接受一次手術,但問題未見解決,仍要繼續以藥物治療,醫生又建議他不要做劇烈運動,為此他放棄參加足球校隊。直至今年他發覺情況惡化,變成較嚴重的持續性心房纖顫,而非間歇性,四月時他再接受一次手術,受惠於醫學進步,導管滲入心房組織的能力提升,結果在六至七小時的手術後,心律開始回復正常,半年來三次覆診,皆顯示正常,藥物分量大大減少,「依家可以恢復正常運動,例如踢波咁啦。」
而另一個案、六十一歲的劉泉銘,三年前逛街途中突然心跳加速,胸口疼痛,他求醫發現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八十下,醫生給予緊急藥物,並轉介他到醫院進行心房纖顫消融手術,「手術時候心口好熱,似火燒,但麻醉後醒番就成個人舒服咗。」他現時已不用覆診,並不需靠藥物治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