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指香港電影過去在東南亞揚威,都是商業影片,幾乎「毫無藝術成分」可言,這種說法未免過於武斷。
其實商業與藝術影片的分野並不絕對,而香港成功的電影也不都是商業電影,成功的商業影片也不能說「毫無藝術成分」。
香港六十年代社會倫理片、李翰祥的歷史宮闈片、成龍的武打片、吳宇森的動作片、杜琪峯的警匪片以至王家衛的藝術影片等,都領一時之潮流,對兩岸三地的影業影響巨大,在國際上也屢獲重視。方育平的《父子情》、許鞍華的《投奔怒海》、嚴浩的《似水流年》、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王家衛的《旺角卡門》等等,都叫好叫座,也不能說沒有藝術追求。
香港電影有雄厚基礎,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才,問題是市場萎縮下又碰上大投資的潮流,有點失去方向之感。小本製作以題材佔優,認真經營可出奇制勝,這是香港電影的生存之道。與內地和歐美拚大製作、大市場,我們拚不過,但默默耕耘精雕細琢可以是香港電影人的優勢。
有評論說香港電影業要靠市場,不能靠政府,這誰不知道?問題是政府對本地文化發展有沒有自己的責任?與大陸、台灣、南韓等地比較,香港行政長官可謂毫無建樹。給錢很容易,杯水車薪聊補無米之炊,但對香港文化大環境,政府是否盡了責?我們可否對政府有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