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水貨奶粉充斥食署懶監管

【專案組報道】內地旅客來港搶購奶粉,令本港奶粉價格飆升,部分商店出售水貨奶粉,網上亦有人推銷聲稱是正牌貨的奶粉,但多是違反法例沒張貼中英文對照成分標籤,有的更以錫紙袋盛載出售,惟食環署並無監管,過去三年更從未檢控。由於缺乏標籤指引的水貨,可能已經過期,損害食用者健康,奶粉商及醫生提醒父母,選購原裝進口奶粉才是上策。

本報記者巡查多間店舖,發現不少兼售水貨奶粉,產品雖列明成分及沖調方法,惟全以日文或韓文列出,沒有中英文的對照顯示。而記者在一個網誌內,亦發現有網民自稱出售「全新正貨」的名牌奶粉補充裝,從圖片可見奶粉來自馬來西亞。記者交收貨品時,卻發現奶粉只是用錫紙袋盛載,成分及生產等資料一概欠奉。

無標籤 三年零檢控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在本港出售的預先包裝食品包括奶粉,必須附有以中文或英文,或中英並用的食物標籤,違者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和監禁六個月。不過,本港隨處出售違規水貨奶粉,食環署竟視若無睹,在過去三年更是「零檢控」。

奶粉商惠氏發言人指出,不同國家對奶粉成分要求各異,同牌子但不同產地的奶粉,或有少許差別,故此消費者應購入原裝進口奶粉。雪印助理品牌經理陳景怡亦指出,奶粉在運送期間要儲存在適當溫度,確保不會變質。

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表示,奶粉在高溫下,蛋白質和脂肪酸會變質,易孳生病菌,嬰兒進食後會屙嘔,甚至脫水。香港食品委員會主席黃家和則認為,內地發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港府應加強奶粉監管,現竟容許無標籤奶粉充斥市面,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