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熏得港府醉 直把香江當天堂

新鮮出爐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二○○九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再次將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的桂冠戴到香港頭上。對於剛被國家領導人當頭棒喝「不進則退」而弄得灰頭土臉的港府而言,這個排名榜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高官們也許可以再次吹起香港的成就「並非膚淺、無懼競爭」的老調,飄飄然起來。

沒錯,爛船還有三斤釘,與內地城市相比,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城市的香港仍然有一些老本可吃,仍然有一些優勢可炫耀,這是不用懷疑的。因此,在上述競爭力藍皮書所列舉的中國五十一個城市中,香港在人才、資本、結構、制度、開放、綜合區位、政府管理等競爭力方面,仍然能排在頭把交椅,而這些足以成為港府沾沾自喜的資本。

不過,老本再多,總有坐吃山空的時候。藍皮書顯示,內地城市正在奮起直追,與香港的距離日益縮小,在部分領域已後來居上。譬如在經濟規模、科學技術、基礎設施競爭力方面,香港已落後於上海、北京等城市;在文化競爭力方面,香港不敵溫州、深圳、青島、東莞、惠州等城市;而在企業管理競爭力方面,香港被佛山、中山超越;在綜合增長競爭力方面,香港更是十大不入。以「紐倫港」自詡的香港,在許多領域竟然不如東莞、惠州、溫州等不起眼的內地城市,令人汗顏。

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仍然是上海。上海是長三角經濟圈的龍頭,面積比香港大,人口比香港多,其經濟規模大於香港,這在意料之中,但上海在基建方面也超過香港,就非常奇怪了。須知香港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經濟起飛,比上海改革開放足足早了數十年,就如跑步比賽,一個人提前跑步,本來遙遙領先,不知不覺間被後來者趕上,這只有兩個可能,要麼是先跑的人驕傲自大,在途中睡大覺,要麼是老態龍鍾,後勁不繼,眼睜睜看着對手超過。

不妨以香港的港珠澳大橋及上海的杭州灣大橋作個比較,就一目了然。港珠澳大橋幾乎喊了二十年,至今還在紙上談兵,而杭州灣大橋起步雖較晚,但勝在說幹就幹,雷厲風行,由提議、設計、立項到大橋通車才不過幾年時間,去年杭州灣大橋已正式通車,車流滾滾。兩個大橋不同的命運,正是上海只爭朝夕而香港蹉跎歲月的寫照。在過去二十年間,上海浦東區拔地而起,等於再造一個上海,讓全世界驚嘆,而香港連一個小小的河套區都沒有發展起來。

事實上,上海已在多個核心經濟領域向香港發起強有力的挑戰。航運方面,上海港口貨櫃吞吐量已超越香港,成為世界第一;上海股市每日成交金額數以千億元計,而香港才不過數百億元。上海即將興建的迪士尼樂園,面積比香港的大三倍。中央政府早前又宣布,要在十年內將上海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及航運中心,隨着內地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已是指日可待,到那時,上海如虎添翼,香港還拿甚麼和人家競爭呢?

我們想特別指出的是,香港的競爭對手其實並不僅僅是上海,周邊城市如深圳、廣州、澳門、台北、高雄等,都在力爭上游,急步趕上。更何況,香港還有新加坡等老對手虎視眈眈。目前,香港可謂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前後夾擊,四面楚歌,這也正是「不進則退」的道理。遺憾的是,危機當前,港府的表現同南宋統治者如出一轍,偏安一隅,醉生夢死。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港府沒有看出香港所面臨的重重危機,反而把所謂「最具競爭力城市」當成是迷魂藥來吃,還在夢囈甚麼「紐倫港」、「六大優勢產業」。怕只怕,當一覺醒來,不要說保不住中國第一競爭力城市的牌子,恐怕連第二、第三亦不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