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年汽車銷量增長高達45%,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銷量國,又超越日本成為最大產車國,主要歸功於汽車下鄉、以舊換新、購置稅減半等三大「德政」。這新「汽車王國」又四出收購富豪、悍馬等品牌,以提升技術水平;那邊廂,豐田自毀長城。中國汽車業一片欣欣向榮景象,各大車廠均上調今年銷售目標,有些樂觀的估計增長50%以上,但證券界預測今年僅有單位數字的升幅,誰對誰錯?
汽油銷量無同步升
汽車銷量狂升,汽油銷量卻沒有同步上升,最大煉油公司中石化(00386)去年全年汽油銷量僅增長16%,柴油更是負增長。看過去五年來的統計數據更參差,汽車保有量已增加了超過3倍,達到約4,000萬輛,惟同期汽油需求量僅由每日100萬桶增至132萬桶,難道許多車都放在停車場不用?因此又引發外國評論家諸多質疑之聲──中國在「造假」。
據專家分析,「多買車少用油」不外下列幾個原因:(一)油價貴故車主減少駕車;(二)公共交通發達;(三)地方政府限制道路使用;(四)汽車較節能;(五)新車放在停車場做「擺設」。
上述都言之成理,尤其政府功勞最大,例如發展地鐵和城市軌道交通,購買小排量汽車可獲減收購置稅,推出「以舊換新」政策以淘汰「食油車」,但(一)+(二)+(三)+(四)是否足以反映如斯大的落差?如果不足夠,是否(五)也有部分屬真確?
車企帶動不同產業
不過,誰會傻到買了車又不用?有外國評論認為是地方政府搞的鬼,買車可支持當地消費數字增長、車廠經營及員工飯碗,汽車銷售佔消費很大比重,並帶動鋼鐵、零件、玻璃等產業發展。
中國推出多種優惠政策,無疑增加了買車的吸引力,全球多個國家爭相效法,汽油追不上汽車的增長速度,內地煉油企業亦高估了需求,致使出現中石化「賤賣成品油」的風波,中石化為何賤賣給海外,嫌錢腥乎?兩大石油公司的汽油庫存量環比上升,被迫要割價傾銷,內地油價亦出現多種價格的混亂情況。
中國似乎「甚麼都假」,美國其實亦「五十步笑百步」,美國第三季GDP最初公布是按年增長3.5%,其後修訂至2.8%,然後再修訂至僅2.2%;美國早前公布的第四季GDP躍升5.7%,但投資者似乎已對「數據不會說謊」起了疑心。
(聶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