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肆實施一系列防疫措施,但通風未見改善,未必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本報記者日前與專家到多個熟食中心及商場內的美食廣場內測試,發現有熟食中心懸浮粒子濃度超出建議水平,又有美食廣場二氧化碳濃度超出環保署室內空氣質素指標良好級別。專家及議員促環保署在疫情期間嚴格監控食肆空氣質素以防交叉感染,室內空氣質素標準亦應適時檢討。
「望向出風口就見到啲污漬,可以解釋到點解會有咁多懸浮物。」記者日前聯同室內空氣質素顧問、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建築學會(香港)副主席(教育及培訓)黃勁松,利用專業儀器到本港三個食環署熟食中心及兩個商場美食廣場驗測空氣質素,其中於深水埗北河街街市熟食中心室內可吸入懸浮粒子PM0.3濃度達每公升二十五萬粒。黃表示,現場可見通風口及風扇等裝置都黏滿塵埃及有明顯污漬,顯示環境未有經常清潔,塵埃堆積致空氣中懸浮粒子濃度上升。
可吸入懸浮粒子PM0.3體積微細,能成為病毒載體並入侵人體,惟目前環保署《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管理指引》中,未有訂立相關的標準。黃指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一般情況下,空氣內每公升可吸入懸浮粒子PM0.3濃度不應超過六萬粒,超過十萬五千粒已可引起哮喘患者咳嗽及氣喘。
惟根據以上指引,深水埗有商場美食廣場的二氧化碳濃度亦超出良好級別,即一千ppmv(百萬分率)。黃解釋,二氧化碳濃度高反映室內通風系統未如理想,一旦有肺炎患者在場用膳,呼出含病毒的空氣便有較大機會停留在室內未能消散,增加傳播的風險。
他認為,美食廣場及熟食中心在疫情之下仍有不少市民聚集光顧,有必要嚴格監管空氣質素以防交叉感染,他更建議政府在疫情期間制訂更嚴格的空氣質素指標,並且用作限制人流密度,例如當食肆的二氧化碳含量超標,即暫停食客入座,比限制堂食時間或每枱人數更科學化。
議員鄭泳舜亦指,政府應在疫情期間加強監管室內空氣及衞生情況,但不少室內場所的潔淨程度都不如理想,促請政府考慮增聘人手,加強清潔之餘,又能提供就業職位。鄭亦認為政府可借是次疫情審視現行空氣質素標準,研究標準如何與時並進,及制訂特殊時期的空氣標準,為未來有機會出現的疫情未雨綢繆。
環保署發言人回覆指,參與「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的處所須聘請合資格的證書簽發機構進行實地視察,並進行室內空氣質素的測量及評估,確保符合室內空氣質素指標「良好」或「卓越」級別的標準,而處所亦須每年進行重檢。若個別處所的室內空氣質素未能符合標準,則不會獲簽發檢定證書。
食環署發言人指,署方會與機電工程署保持聯繫,定期為轄下公眾街市及熟食市場的空調和通風系統進行定期檢查及清洗,並在有需要時加強清潔,以及考慮採取其他改善的措施,以進一步改善熟食中心及熟食市場的通風環境。
旺角的商場回覆指,每年均會參加「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定期聘用經環保署認可的機構檢測室內空氣質素,多年來均獲得相關認證。接獲本報查詢後亦已安排認可機構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美食廣場的二氧化碳含量及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符合指標的良好級別。本報亦向深水埗的商場查詢,惟截稿前仍未有回覆。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