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轟港府放寬禁聚令是「自找麻煩」。本港疫情稍為緩和之際,政府日前即吹風會放寬晚市堂食禁令,立即遭到專家狠批是賭大細,罔顧市民安危。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強調病毒可在短距離傳播,特別是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場所,批港府錯失全民檢測最佳時機。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同樣認為,本港仍有防疫漏洞,而堂食是高危傳播渠道,檢疫需更有效率才有條件談放寬。
禁聚措施包括全天候口罩令、晚市堂食禁令等已維持逾一個月,公眾自然期盼何時解禁。不過,袁國勇認為,現時每日確診個案雖維持在雙位數,但放寬禁令只是「自找麻煩」,因病毒可經空氣傳播,室內場所空氣不流通尤其高危,食肆應增加室內空氣流動速度,甚至過濾空氣。他又指,科學界指說話時聲量愈大,傳播的病毒數量就會愈多,呼籲市民在食肆內盡量降低說話音量。
對於港府將於月底推行全民檢測,他指,病毒大爆發時進行全民檢測最有效,現時本港確診數字稍有回落,或已錯過全民檢測的最佳時機,呼籲政府推行全民檢測的時候,需要便利市民,建議讓市民在所有門診、健康服務中心領取檢測工具。
袁國勇又建議,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可先記下車牌,到食肆用膳亦要記下餐廳名稱及電話,若不幸確診,亦可助衞生署有效追蹤。至於葵涌貨櫃碼頭或出現超級傳播,他認為有可能是工人與海員互相感染,令病毒帶入社區,建議港府加強入境限制措施。
梁子超表示,本港疫情反覆,市民堂食時會除下口罩和有近距離接觸,屬高危感染渠道,如現階段放寬防疫措施,不單止鼓勵市民外出,亦可能會引發疫情再反彈,形容港府應加強「防火和滅火措施」,才放寬禁聚令安排,否則會出現如歐美般的疫情反彈。
梁續說,本港的社區防疫措施做得不錯,例如院舍檢測三萬人當中,只有一人確診,但近期疫情發現新的弱點和爆發點,例如外傭宿舍和碼頭群組等,令確診個案數字增加。他說因為防疫漏洞多,病毒可能透過港口輸入,再透過不同的高風險渠道傳入社區,例如的士、快餐店、濕街市、外傭宿舍等,如不堵塞漏洞,病毒會持續輸入社區,出現第二、第三代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