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近些年的反腐肅貪、清理吏治的過程中,生態環保成為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西北地區最受關注,處置力度也最大。陝西秦嶺違建事件,包括省委書記趙正永、省委常委兼秘書長錢引安、副省長陳國強、西安市長上官吉慶一眾官員落台,本來仕途大好的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也敗走麥城,遠謫黑龍江。
甘肅祁連山破壞生態、違規開採礦產資源問題同樣波及甚廣,原省委書記王三運犯了與趙正永同樣的罪名:落實中央指示不力,不重視,不作為。甘肅副省長楊子興、省委常委兼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省人大黨組書記羅笑虎等副省級高官被問責,被處分的廳局級、處級官員多達幾十位。由於當初陝西落實不力,中央直接派出了由中紀委副書記牽頭的專案組進駐西安,現場督導,最終引發的官場地震也最強。
而近期,青海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問題同樣處在祁連山。這條綿延千里的山脈,是甘肅、青海兩省的分野,也被譽為兩省的「生命之源」。位於北麓的甘肅盜採盜挖,南麓的青海同樣未能幸免。青海「隱形首富」馬少偉被指掠奪式非法採煤十四年,獲利約一百五十億元人民幣。
或許是吸取了陝西、甘肅的前車之鑑,青海選擇對該問題高調公布,同時派出四位副省級領導,包括省紀委書記、宣傳部部長、常務副省長、公安廳廳長通報處置結果,多位廳局級幹部即時免職,借此宣示效忠態度。然而長達十四年、獲利上百億元的非法開採,顯然非幾位廳局級幹部所能擺平,後續是否涉及更高層級官員,尚有待觀察。
中共十八大之後,生態環保被提到了更高的重視程度,組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領導小組,實際上是由中央直接領導環保工作。該領導小組不定期向各省派駐督察組,這與中紀委派遣巡視組類似。而由於生態環保督察組發現問題線索而導致的官場震盪,威力不亞於巡視組。今年四月,生態環境部改組,實行部長、黨組書記分設的「雙頭制」,形成專業技術官僚加專職政工幹部的搭配。
陝甘青三省遭遇最嚴厲問責,與秦嶺、祁連山的特殊經濟、生態、文化地位息息相關。兩大山脈都是大西北的生態屏障,動植物豐富,對於涵養長江、黃河生態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它們又與周、秦、漢、唐等帝國王朝的發祥淵源深厚,有「龍脈」之稱。近代以來,又與西北革命根據地關聯密切,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象徵意義,因此備受高層看重。
根據有關數據,自二○一三年以來,青海用於三江源和祁連山生態保護的資金已高達一百八十億元。三年前,甘肅祁連山案件被通報之時,青海就曾受警示。如此大投入、高壓力,依然發生長達十四年的非法開採事件,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屬於典型的頂風作案、陽奉陰違,難怪高層震怒。在新一輪震懾之下,生態保護在地方官員政績考核中,將會佔據更大分量,也直接觸動經濟發展布局與投資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