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中國戰略

美國對中國還是不敢動手,只是妖言惑眾地煽動國內外對中國的妒忌和莫名仇恨。突出中國的共產黨統治是翻炒美蘇冷戰的伎倆,像美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麥卡錫主義的反共反華,手段基本上與納粹德國的反共反猶太如出一轍。

妖言惑眾形成聲勢,便是以法律訴訟來索償,把貿易戰、企業戰推上新的台階。但是,美國真的敢動中國嗎?

中國持的美國國債不敢動,中國在美國的黃金不敢禁,索賠便沒有意義,結果還是回到對中國企業擇優而制裁。制裁中興勝了,中興還在;制裁華為卻進展不佳,更遑論對中國其他企業制裁。

美國最優勝的是金融操作,可是中國有以前的經驗,懂得怎樣守,不會受美國金融教科書的指示束縛。人民幣離岸市場也打不過中國的有形之手,怎樣逼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跌呢?對其他貨幣來說,美元升,人民幣亦升,但升幅不大。結果美元升的好處,人民幣亦有;美元升的弊端,中國卻少於美國。日本、歐洲都未免樂見人民幣大升,美國怎能重演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把中國如日本那樣宰割呢?美國至多是在金融市場操縱價格,讓投機者失利,但是WTI石油期貨一役之後,中國的散戶投機者已迎風而散,面對着各種大戶,包括各國主權基金,美國不再可以隨意收割!

中國政府是去槓桿化,減少金融的作用。中國的優勢是實質的經濟、貿易,和依傍實質經濟的網絡經濟。槓桿化的程度減少,金融泡沫與美國伺機侵入的機會都在遞減,只要政府去貪腐,強檢查,今次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的新舊基建都會轉化為實質經濟,不會把經濟進一步金融化。沒有高槓桿的金融化,中國金融泡沫與投機會減,美國更沒法藉金融漏洞入侵中國。

於是,中國在大政策方面不像日本那樣讓步,在內推動實質經濟的發展與升級,壓抑金融(包括房地產),便已立於不敗之地,也有足夠的國內民意支持和實力,在軍事、科技上與美國抗衡。

這樣的話,中國便可以在美國和國際的範疇與美國爭勝。一是保衞在美國的資產,這是最大的保衞戰,涉及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更是國際經貿秩序,觸及眾多國家的利益和美國在世界的信用。美國侵佔中國資產應視作對華宣戰,中國便要與美國進入戰爭關係。二是建設「一帶一路」與其他的區域聯盟,核心是亞洲:東亞、東南亞、中亞、中東,進而是歐洲,也還可加上支援古巴、委內瑞拉。中國從美國的全球化網絡突破出來重建新的多元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