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口罩傳奇

一場武漢肺炎疫情襲港,頗能暴露出不少香港市民的盲動和無知,最佳例子是近日的一股搶購口罩風潮。事件起因,當然是特區政府的防疫小組大力宣傳,勸告市民外出千萬記得戴口罩,減低飛沫傳播病毒的風險。

特區政府召開記者會,一眾高官齊齊示範,帶頭戴口罩亮相,以廣宣傳。一下子戴口罩變成抗疫的救命草,香港展開一場全城市民爭購口罩的風潮。連鎖藥房的口罩存貨立刻搶購一空,手頭有存貨的小店見奇貨可居,迅即加價,每盒五十片裝的口罩,售價由四十五到五十元漲到二、三百元,而且不愁銷售。

有大型連鎖店特別推出存貨應市,但每間分店只推出四十盒,每人限購一盒。結果每推出都引起哄動,排隊人龍數以千計,更吸引不少老人家冒着天寒地凍通宵排隊,翌日開市時,排頭位的四十人才獲派籌,得購口罩一盒。不少評論都說,老人家通宵排隊容易着涼染病,就算買到口罩也得不償失,如果輪購不果,連自己戴的口罩也賠掉。

其他有關市民搶購口罩的報道,還包括網上騙案,有人在網上聲稱有口罩出售,先付款後交貨,結果顧客付款後沒有收到貨物,於是報警拉人。也有懷疑在街上拾取路人用過拋棄的口罩,拿去加工處理後重新銷售。連特區政府委託懲教署製造、專供政府內部使用的口罩也見流出市面,令市民嘩然。總之市面口罩奇缺,各出奇謀搶購,不知如何收拾殘局。

其實市面缺口罩的現象很容易理解,武漢肺炎疫情襲港是突發事件,農曆新年前沒有誰能夠預料,一下子爆發才引致口罩的額外需求大增,市面存貨當然不足應付。恰巧遇着農曆新年,作為世界工廠的內地製造商正在放假,就算接到訂單也無法開工,更兼武漢肺炎疫情也在內地擴散,兩股需求高峰重疊,怎可能短期內生產足夠貨品滿足天文數字的需求?看來要等假期過後,生產線恢復正常運作,供應短缺才可能解決。

就算到外國搜購口罩也未必有大幫助,據到外地度假的朋友說,回港前去超市採購口罩,不少城市都已售罄,原來外出搶購口罩的,有不少內地同胞,而且下手更狠,購買數量更大,把貨架上的存貨都掃光。也有朋友通過亞馬遜等網上渠道購買口罩,儘管供應不缺,物流卻欠暢順,最快要等到三月後貨品才會到港。

有朋友剛乘坐郵輪回港,發現郵輪上有一個有趣現象,中國客人雖屬少數,卻全部戴上口罩,無論來自香港、內地還是台灣,無一例外,反而其他地區的旅客若無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