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武漢肺炎疫情 暴露治理困境

從二○○八年的汶川大地震,到二○二○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國人慨嘆鼠年流年不利。這次疫情集中暴露出了中國當下的治理困境,諸如訊息封閉、應急滯後、吏治昏聵、效能低劣、科研虛浮、公共服務嚴重不足等,甚至發生由於醫院床位不足,重症患者無法收治入院,只能待在家裏等死的慘劇。繼貿易戰之後,再一次打臉「厲害了,我的國」。

沒有最糟 只有更糟

主流媒體依然因循壞事變好事的老套路,新聞報道充斥着國內眾志成城、國際積極評價、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內容,好像疫情是天大的成就。面對每天數以千計的新增患者、每天幾十條人命的逝去,迄今沒有一句正式的道歉和哀悼。

疫情至今,湖北和武漢官方受到鋪天蓋地的批評。當地官方掩蓋訊息、延誤時機、應對不力,是鐵一般的事實。老百姓的善良期待,被無情透支擊碎:本來以為經過了二○○三年沙士的教訓,應對疫情已有完善機制;本來以為經過郭美美事件,紅十字會已經有所改觀;本來以為在眾多科研造假問題之後,科技界作風會有所好轉……然而,事實證明,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口罩數字讀錯三次的省長,一問三不知的衞健委主任,令人憤懣到絕望。管治團隊素養之低,超乎想像。官僚體制日益僵化凝固,遇事層層上報請示,相互推諉卸責。這背後有三個問題需要國人警示,一是官員為了烏紗帽,盡一切所能維穩;二是在反腐風暴下官員們失去尋租機會,倒向另一個極端,普遍的不作為,懈怠懶散,敷衍應付;三是權責不統一,許多權力上收,下層權力有限,導致反應機制緩慢,效率低下,武漢當地官員也有怨氣,因為很多問題不是他們層面所能拍板,而今卻成了替罪羊。

紅十字會是此次事件的又一個輿論焦點。在分配物資、訊息披露等方面,接二連三爆出醜聞,被譏諷為「黑十字會」。迫於民憤,湖北紅十字會「塌方式換血」,五名領導被撤掉三名。紅十字會本是民間公益組織,而在中國卻是一個鐵飯碗的官僚機構,有行政級別、有財政工資,其自我身份認同是黨政官員,而絕不屑於作民間組織,與社會處於隔膜狀態,缺乏有效的常態協作。在黨管一切的體制下,官本位主義有增無減。遇到突發事件臨時召集義工,結果手忙腳亂,千瘡百孔。這是「大政府,小社會」回潮的必然結果和典型縮影。

科學界的淪落同樣令人寒心,繼貿易戰的晶片風波後,科學界在此次疫情面前再被揭穿眾多畫皮。大敵當前,發表不負責任的結論,沒有充分依據地推介藥物引發哄搶,潑婦罵街式的回擊批評,爭着搶發論文。急功近利有之,譁眾取寵有之,投機取巧有之,唯獨沒看到有效的紮實成果。多年來形成的官本位體制、論文考核制,已經成為科學界的「毒瘤」。

愛之深,責之切。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尊重民意,誠實擔當,是所有為政者起碼的從政道德和做人底線。若不以疫情為契機,徹底反思,補足短板,何以謝天下而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