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加強美國對香港民主及人權的監察,容許美國總統以更多手段對中國政府施壓或制裁,劍指香港特殊地位及制裁在港違反人權的人士;前白宮首席顧問班農日前形容它是「核選項」。今次美國通過的是參議院版本,法案要正式生效還需經參眾兩院敲定最終版本,再交由總統特朗普簽署成法律,能否成事仍是未知之數。
法案列出多項具殺傷力的條文,其中一項是規定華府每年提交香港自治報告,評估香港是否仍符合特殊地位要求。條文其實沒有提及撤銷香港特殊地位的表述或建議,撤銷權力亦在美國總統之手。但法案成為華府評估香港自治是否達標的途徑,並用調整區別對待香港與中國的《香港政策法》為對華施壓籌碼,令香港變成中美角力場。若美國向香港特殊待遇出手,外界憂慮會衝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此外,法案列明美國商務部應評估中國政府有否以香港作為大灣區計劃一部分、香港的國家科研中心地位或其他令香港成為進口受管制敏感科技渠道的計劃,利用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避過美國出口管制法律。
另一個「核選項」則是列出任何在港違反國際人權規定人士,以及任何向港人作出移交、任意關押、酷刑或強迫認罪等行為,或威脅作出該等行為人士的名單。外界一般認為此條文針對香港及中國官員,若他們侵犯人權及損害香港自治,就用凍結他們的海外資產及禁止入境美國等制裁手段。
眾議院上月一致通過該院版本的法案,由於兩院通過的法案版本不同,據報國會將於感恩節假期後敲定統一版本,再提交特朗普簽署,法案才會成為法律。惟特朗普沒有表態會否簽署,提出法案的參議員魯比奧則表示,特朗普沒有不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