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註冊護士懂得基本的傷口處理,但面對錯綜複雜的傷口未必人人懂得適當處理!資探護士林嘉琪獲取專科院士資格後,成為護理傷口專科護士,不但懂得替病人採用最完善的清洗傷口方法,亦能教授病人自行處理傷口。林修讀專科課程時加入個人護理知識,明白「不是所有傷口都不可以沾水」,亦能判斷哪些疾病引致何種類型的傷口,從而改善幫助病人處理傷口的程序,教導病人回家後的傷口護理,達致縮短病人住院時間,覆診次數減少的效果。
嘉琪透過護專轄下社區及公共健康護理學院,修讀綜合精神、傷口、糖尿等科目知識,成為家庭醫學及基層健康院士。二○○三年起由醫院調職至港島東普通門診工作,主要負責病人的傷口處理,若普通護士不懂處理的傷口,便會轉介病人給她負責。她說門診以前未有一套完整系統,一切步驟相對簡單,病人洗完傷口便走,當傷口有問題時不知向誰求助,何時覆診,如何跟進無人知道。直至二○○八年,有外科專科護士到診所教授護理傷口,從而建立一套較有系統的護理程序。她自升職至資探護師後,更開辦病人小組活動,教授他們護理不同傷口最妥善的做法。
港島東普通科門診在二○○八年約有一萬五千名病人,合共約八萬五千人次到該門診覆診處理傷口,每人平均覆診五至六次,傷口得以痊愈;而二○一八年約有一萬八千名病人,合共約六萬三千人次到門診覆診處理傷口,每人平均覆診三至四次,傷口便痊愈,嘉琪形容「過去十年病人數目增加,覆診人次卻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