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不討好的食材容易淪為「籮底橙」,但剩下的食材並非食之無味,卻實在棄之可惜。有環保組織發起到街市收集剩食材料,並找來街頭健身教練帶領做運動,結合回收剩食及運動,實踐綠色生活。伴隨着節拍強勁音樂,參加者終完成連串街頭健身動作,大汗淋漓下吃過剩食,尤其滋味。
「每日有三千六百噸剩食去咗堆填區!樣唔靚、爛少少嘅蔬果同雞蛋,好多時都冇人買。」回收食物與運動看似毫不相關,偏偏街頭健身組織「肌本野」發起人阿恩卻關注剩食議題。每逢周三,總看到他帶領一班參加者穿梭北角街市,先從蔬果店收集當日賣剩的水果,再到雜貨店收集雞蛋、中藥材等。一行二十多人抱着剩食回到活動大本營「油街實現」,隨即跟隨阿恩的指示,開始熱身。
「畀啲力!抽起手、放輕腳,做多次,大家頭先做得麻麻哋!」雖然是街頭健身,阿恩一點都不馬虎,參加者們都不敢偷懶「hea」做。整套健身約四十五分鐘,甫開始進行首幾個動作,已有不少人滿頭大汗,不停喘氣。
就讀中四的女生Meko,是年紀最輕的參加者,笑言「阿恩成日話我係最細嗰個,體力應該係最好。」壓力轉化成動力,當她看到比她年長的上班族都可完成動作,即咬緊牙關堅持。她又指,老闆娘常稱「唔靚」的水果,其實味道很鮮甜,「做完運動,見到啲切好嘅生果擺喺度,會覺得好值得,吸引你繼續做運動。」
去年九月起舉辦的「生活肌本」,將回收剩食及街頭健身二合為一。兩件截然不同的事,在阿恩眼中,卻是生活的基本要素。「食嘢係輸入、運動係輸出,鍛煉肌肉就係點樣將食物轉化成能量繼而消耗。」他認為,好食材是練成好身體的元素之一,如將蔬果切開即食或製成果汁,既健康又能補充體力。
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連美嬌表示,「盛食當灶」提倡以創新方法重新分配資源,「肌本野」正好讓參加者體驗輸入及輸出的概念,從健身角度思考剩食問題。她續指,收集後的剩食除了即食,亦可留待翌日「一時入席」環節中與街坊共享,讓他們帶回家烹煮,減少浪費。
圖:甘偉倫
文:江潮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