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報告未分析原因 團體促查明

【本報訊】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病人接受緊急或預約手術後粗死亡率近四至五年降幅明顯是好事,但今次報告未有分析表現較遜色醫院數據落後的原因,呼籲當局必須仔細查明原因是否與制度有關,如外科醫生資歷及深切治療部病床數目等。彭又指《手術成效監察計劃》一直沒有涵蓋護士年資與死亡率高低的關係,而護士正正是護理剛接受手術病人的重要一環,認為報告仍有進步空間。

議員指只列排名 損醫護士氣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出,北區醫院及東區醫院罕見地跌入「包尾」之列,原因難以估計,「可以有好多因素影響,例如係咪人手唔夠,係咪資深醫生走咗,或者護士人手不足,無法支援病人康復。究竟係咩原因,局方要查明。」據他了解,部分醫院可能為「做靚盤數」,不接收一些高風險病人,令死亡率降低。

郭建議來年的報告要清晰交代兩間醫院緊急手術較其他醫院遜色的原因,否則只列出排名,對兩間涉事醫院欠公道,更會令醫護人員人心惶惶,影響員工士氣,而局方又未表示將如何解決問題,令公眾擔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