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國家撕裂非選舉制度可挽

特朗普爆冷入主白宮,然而在總得票數上不敵對手希拉妮,成為繼小布殊後又一「少數總統」,要求檢討現行「選舉人票」制度的呼聲此起彼落。

小州利益 難以保障

所謂「選舉人票」制度,是將全美五十個州再加上華盛頓,按國會議席的數目,分成五百三十八張選舉人票,只要候選人取得過半即可當選。由於絕大部分州份採取「勝者全拿」制度,於是便可能出現候選人在選舉人票多的州份僅勝,而在選舉人票少的州份大勝,結果後者的多出的票數都白白「浪費」掉了,「少數總統」遂告出爐。

眾所周知,此一獨特制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國在十八世紀立國之初,當時的邦聯(還未是聯邦)只有十三個成員,在費城制憲會議上,賓夕凡尼亞等為代表的大州與小州就雙方權益吵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幾乎鬧得散夥收場,上述選舉人票制度以及各州在參議員一律佔兩席等,均是維護小州權益下的妥協產物。

有趣的是,「選舉人票」制度應該有的「優點」,卻日漸受到質疑。須知道,加州、德州、佛州等幾個大州的選舉人票相加,佔總數四分之一強,每次選舉皆成兵家必爭之地,令這些州份向聯邦政府討價還價的力量大增,到頭來其他小州還只有「陪跑」的份兒。

然而這也不表示大州就滿意了。以加州為例,特朗普在這個民主黨傳統票倉,得票率被希拉妮拋離二十個百分點以上,結果還是穩袋五十多張選舉人票。事實上,如今反特朗普示威鬧得最兇的便是加州,當地甚至有人喊出了「加州獨立」的口號。

選舉制度的優劣當然可以討論,但將「選舉人票」改為「簡單多數制」就能解決問題了嗎?恐怕未必。很簡單,所有這些針對選舉制度的質疑,大部分出自希拉妮支持者的「後見之明」,假設今次勝出的是希拉妮,很難想像他們還會那麼義正詞嚴,高調捍衞「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普世價值」。

家家有求 各安天命

換作特朗普的支持者,情況只有過之而無不及。選前特粉已在那裏虎視眈眈,說一旦選舉結果不符「民意」,國家將迎來「乾草叉與火炬之日」。特朗普本身攻擊現行選舉制度更是不遺餘力,聲言過程「受到操控」、「數以百萬計死人及非法入境者有份投票」,甚至暗示未必會接受選舉結果。當然,根據如今特朗普在推特的說法,美國的選舉制度是「公平而成功」,反對他的則是「職業示威者」;而四年前奧巴馬擊敗羅姆尼後,特朗普批評選舉人票制度「歪曲民意」,認為應「立即往華府遊行示威」,由於特朗普已刪掉有關推文,有理由相信並不代表其目前觀點。

世上沒有完全公平公正的制度,任何制度「家家有求」,有贏家就必然有輸家,參與者只能各安天命,輸打贏要,事後孔明,最最要不得。單說此間立法會的比例代表制,最初被指是為建制派度身訂造(在所謂「六四黃金比例」下,單議席單票制對建制派非常不利),殊不知發展到後來,香港政治愈來愈碎片化,特別是反對派,甚麼溫和、激進、勇武、自決、港獨……山頭林立,叫人暈頭轉向,這下可好了,只要拿得幾個百分點選票,就可登堂入室大鬧天宮,儼然以「第三勢力」自居,搞到七國咁亂。出現這種後果,恐怕並非制度創設者可以預見,也是制度「家家有求」的最佳例子。

回說美國選舉制度。今次選戰將「兩個美國」暴露於世人面前,一個是精英的、屬於既得利益者,另一個則是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被丟棄的」(left behind)草根階層。當一個國家的一半國民認為總統「並不代表自己」,已不是改革選舉制度可以解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