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容易忽略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號。當問題變得嚴重,處理時就要把「行動升級」。
好像便秘初期,如果我們留意一點,就會發覺與慣常的排便習慣相比,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較以往困難。這時候,開始提升日常飲食中的纖維量,注意充足的喝水量,以及勤做運動,以助腸道蠕動,一般可改善問題。同時,我們亦應注意有否正服用一些容易引發便秘的藥物,如一般用於收鼻水及紅疹過敏症的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 及利尿劑(Diuretics),易造成大便乾燥;嗎啡類止痛藥、含可待因(Codeine)的鎮咳藥、抗抑鬱藥及抗栢金遜藥等,易減緩腸道蠕動。此外,服用控制腦癇症的藥物(Anticonvulsants)、降血壓的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含鈣或鋁的中和胃酸藥(Antacids)、鈣及鐵補充劑等都有機會導致便秘。
當便秘問題漸變嚴重,患者經常出現以下情況:一周內排便少於三次、大便質硬、有排便不清之感、排便時十分費力、排便時有阻塞感和有需要徒手幫助排便。此時,若已經嘗試調節生活習慣仍未能解決問題,便要在藥劑師或醫生指導下適當地配合使用通便藥。
一般來說,通便藥可分四大類:膨脹性、刺激性、滲透性和大便軟化劑。膨脹性通便藥有車前子纖維素,要配服充足水分,才能有助大便軟化和體積增加,促進腸道肌肉蠕動;刺激性通便藥的例子有番瀉葉(Senna),通過刺激腸道肌肉收縮來加速腸道蠕動。滲透性通便藥的例子有乳果糖(Lactulose),能促使大腸腔內液體增加,有利排便。大便軟化劑的例子有多庫酯(Docusate),有助讓大便濕潤,利於排出。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 林奕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