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成奢望 港人哪有幸福感

香港人的幸福感一向不高,只是沒想到幸福指數竟然低落至與貧窮落後及戰亂不已的第三世界為伍。一方面香港是世上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另一方面港人的幸福感位列全球下游,反差鮮明,證明有錢不代表幸福,香港社會病得不輕。

根據一項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一百四十五個國家與地區中,香港排在下游的一百二十位,總體上只有百分之八點六的受訪者感到幸福。在五大領域之中,香港人僅在「財務狀況」方面表現較好,而在「人生目標」及「身體健康」方面有幸福感的香港人分別只佔百分之六點六及百分之十,均排全球倒數第六位,僅比安哥拉、埃及等非洲國家稍高,簡直匪夷所思。雖說幸福感未必同物質條件成正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因素,但香港淪落到同落後地區為伍,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悲哀。

香港人過得不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港府坐擁金山銀山卻甘當守財奴,致使教育、安老、扶貧、醫療等無一不是問題叢生,「衣食住行皆不易,生老病死樣樣難」,堪稱港人生活的寫照。單以居住問題為例,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堪稱全球最小之一,何況很多人連蝸居都成奢望。劏房遍地開花,連廢棄的雞舍、豬圈都被改裝為住屋,說港人居住環境比外國寵物還不如,一點也不誇張。事實上,由於私人樓價高不可攀,愈來愈多中產及高學歷人士被迫加入申請公屋的大軍,所謂「三年上樓」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沒有安居就沒有樂業,幸福感更是無從談起。

內地官媒曾發表文章,指香港人表面風光,內心苦澀,幸福指數遠低於北京、上海等內地大城市,可謂一語中的。最近有「港漂」撰文,指自己放棄快到手的香港身份證,回流深圳發展,除了感覺港人「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更因為看到香港基層人士「愈來愈像乾巴巴的鹹魚,翻身無望」。其實香港人並非不思進取,而是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社會上升的階梯斷裂,跨代貧窮成為新常態,基層人士再怎麼努力奮鬥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少人將怒火撒向街頭。近年年輕人成為街頭抗爭的主力軍,原因就是沒有希望,看不到未來,以致激進組織不斷冒起,更是令社會陷入混亂與痛苦的惡性循環。

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居心叵測的政客乘機煽風點火,將民主吹捧為包醫百病的靈丹,更有人不懷好意地將中港經濟融合及內地人來港購物消費當成替罪羊,製造中港對立,鼓吹港獨,嚴重分裂社會。香港已由經濟城市淪為政治城市,動感之都淪為動亂之都,市民難得耳根清淨,怎麼能有幸福感?有學者指出,佔領期間香港人的幸福感最低,決不是無的放矢。

一言以蔽之,港府施政無能,政客唯恐天下不亂,是香港人不幸福的兩大根源,這些問題解決不了,香港人只能繼續在內鬥內耗中掙扎,亂象沒完沒了,離幸福愈來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