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返回今日普選爭議

寧靜致遠:民調是政治工具?

近日三間大學的滾動民調,出現了黃金交叉,首次有反對政改方案的市民比贊成多,但差距都在誤差範圍之內,所以實質上變化不明顯。當出現黃金交叉,大家反應變為緊張。泛民認為民意起了變化,反對聲音壯大,所以大家更有理據堅持對政改方案投反對票。另一邊廂建制派批評三大民調缺乏公信力,民調負責人有政治傾向。

一直以來,大家對民意結果都是各取所需,民調結果對自己立場有利,就高舉民意來鞏固自己的觀點,但相反,民調結果對自己不利,就認為該民調有漏洞,甚至有泛民政黨,指民意並不會影響他們的政改立場。

因此,民調就變成政治工具,有用就用,無用就打。民意究竟是否得到真正的尊重?民意是要尊重的,不宜操弄,民意是政府施政及政黨取態的依歸。當然,用民調去找出民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民調當然可以被操控。各民調機構有自己的數據庫,也有不同的加權方法,這些公眾都不容易去掌握及判斷是否有漏洞。所以要認知民意,應該有多元的參考,如果綜合多方面的民調,會有更合理及客觀的結論,當然,大家視民調結果作工具考慮,大家各取所需,民意就變成混戰,民意也會被扼殺。

綜合近月來的民調,支持政改約百分之五十,反對的約百分之四十,民意並不算一面倒,但支持的仍比反對多。如果香港有公投,少數服從多數,那公投的結果會是支持政改方案。現在是政改關鍵時刻,希望部分溫和泛民議員,能基於民意,勇於承擔,為香港破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