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港大轉變

香港大學選副校長,學生會反對,理由是其中一位學者曾被清華大學的網站列為黨委成員。學生會反對是針對中共的關係,不是反對學者有政黨背景。他們也反對另一位沒有中共黨員身份的清華大學學者作為港大副校長,顯然中共黨員身份只是藉口,反對的是內地出身的學者擔當港大副校長的職務,只是無賴和幼稚的逢中必反。

港大學生會是少數學生選舉出來的,在校內的代表性不高,只是一小撮港獨傾向的學生在把持。他們在校園內已廣貼港獨標語,以政治污染校園。他們的反對,一是意義不大,大學按制度程序行事,不需理會學生會的胡鬧。二是港大應該堅持學術中立,不應受到學生會及其背後政治勢力干預校政。大學的學術任命不可能因為有少數學生政治衝擊,便要改變。這不是民主,而是暴民政治。

港大今次委任新的副校長,有其重要意義,值得討論,但這些無知無賴學生卻沒法理解。以往港大副校長是校內推舉,好處是在校長期工作,熟悉情況,也富有人脈。今次改為全球招聘,是為了找尋在學術和研究方面更佳的人選來推動港大的發展。外來人的好處是帶來新的理念和創新作風,只要校內各方合作,新舊配合,港大可借新人的海外人脈、學術地位和經驗,更有利港大國際水平的提升。或許這正是校方的改革企圖,這是走典型美式清華近年發展的道路。

港大的歷史傳統是牛津大學,着重學問的浸淫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拚命發表論文。不過,牛津傳統多屬人文科學,理工學科也是匠人式的研究方法,與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推行的福特主義式的企業化、流水作業式的大科研方式差別巨大。以短期成效看,比不上美式體制。今次用美國培養的清華學者掌管港大的學術發展與研究,應是向美式清華的大轉變,牛津傳統終結。這兩種模式很難確定誰優誰劣。

美國科研在上世紀60年代才追上歐洲,靠的是大量的投資、大批外來人才,也如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號稱冷戰大學,依靠國防科研經費,為國防服務,與歐洲包括英國、德國的傳統大學的發展不同。港大要走美式清華道路是否恰當,應在大學和社會有所討論。

港大先例一出,其他本地大學必被迫倣效,香港的大學與科研生態必變,是好是壞,難以確定。或許當創新來自多元化,科學要求不斷的paradigm shift,香港的大學還是保持不同模式,留有空間讓學者有不同選擇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