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影像不限於出現在電影院,微創手術亦可應用,醫生戴着一副「3D眼鏡」就可以提升視野,更準確地切割組織。東區醫院今年四月成立全港首間三維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配備腹腔鏡的三維系統,提升醫生做手術時的視野深度,更快掌握手術過程。東區醫院外科部門至今已利用該手術室完成近三十宗手術,佔整體手術量約三成,料將來每年可為千名病人做手術,期望長遠可用系統作微創手術基本培訓,提升手術效率。
東區醫院微創外科訓練中心的「機械人系統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於○九年啟用,配備二維腹腔鏡及腸道內視鏡,應用於結直腸、上消化道、肝膽胰、內分泌及泌尿外科手術。該院今年獲善長捐贈一千萬元,成立「三維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東區醫院外科部門主管鄧宗毅介紹,手術室內的腹腔鏡引入了三維系統,影像清晰度比戲院或三維電視更精密,令人體組織在手術室內五台高清屏幕上清晰可見,系統亦可將影像放大兼更立體,方便醫生進行複雜的切割及縫合過程。在新系統下,醫生佩戴3D眼鏡後即使連續做三個小時的手術,也不會感頭暈;由於內視鏡未發展出三維技術,故暫維持以二維系統運作。
鄧宗毅舉例,早前用該手術室為一名胰臟癌病人進行胃部搭橋手術,接駁胃及腸臟期間利用了立體影像,毋須猶豫落刀位置。他又指,手術室同時配備全新中央控制系統,記錄各個外科醫生使用儀器時的專用設定,令醫護人員可更專注於手術,提高安全度及手術效率。
現時英國、澳洲等地的醫院都已配備三維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東區醫院外科部門副主管樊志偉表示,美國及歐洲有研究顯示,使用二維內視鏡加三維腹腔鏡微創系統培訓醫生做膽囊切割手術,醫生掌握技術的速度較只用傳統的二維系統快二至三成。他又說,一般外科培訓醫生需處理十五至廿宗手術才能掌握縫合技術,相信引入三維系統有助縮短訓練時間,令縫合程序加快三至四成,對培訓外科醫生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