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未必再有死忠支持者

台灣六都選舉出現較罕見的局面,有民調結果顯示藍營候選人在台北、台中二市都以超過十個百分點落後於綠營候選人。北、中兩都一直都屬藍營票倉,就算近年藍營勢頭不好,一般人還是不大相信距離會有一成選票之遙。

藍營寄望,就是當下民調未必完全反映選民意願。往昔選舉,民調中慣常隱匿的本是綠營意願;今回選舉,隱匿的卻有可能是藍營。新世代選民,反對聲音遠大於支持聲音,對政客不信任,對現狀不滿,對將來沒憧憬,更敢於直接訴求。

網絡時代,社會運動不靠政黨牽頭,惟靠網絡發起,更能輕易地集結社運人潮,近年的幾場大型社運,幾乎都依此模式發起。反對聲音由網絡而波及現實,支配社會主流意見,使得舊時藍顯綠隱的民調表態逆轉,民間「勇敢地」推倒政策反而成了主流。

新世代選民不一定是針對藍營,而更在於監督執政黨,相形之下,在野黨往往成了受惠者。就像台北市的連柯對決,表面看連柯都經常出言不慎,但兩者的語言失誤,在網上卻受到不同對待,網上輿論對連失誤的放大程度便遠甚於柯,塑造出連不得民心的勢頭。這種勢頭,很大程度又反映在當下的民調上。

一人一手機,網上民情,除了在網絡發酵,也易於在民間醞釀,從而落實到選民取向,催使更多選民傾向中間心態。選民執着的不一定是藍綠,而是更多的、更靈活地拿選票來懲罰執政黨。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選舉中,不分藍綠,而是針對執政黨的中間選民將會漸多。舊時說的藍綠基本盤隨時愈見萎縮,尤其是所謂深藍、深綠部分更會愈見凋零,兩黨都未必再有死忠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