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雨季,新界主要河道成排洪要塞,惟大埔及馬鞍山區內主要河道,公然「違泊」大批漁船舢舨,有人以浮台、浮波固定停泊漁船,甚至於河道中央插入鐵枝,以繩索繫綁漁船,儼如「私家泊位」。有漁民坦言自行搭建「泊位」多年,部分橋底「搶手位」更是日日爆滿。對於河道放滿雜物,海事處一於少理,直至本報查詢後才「補鑊」派員清理。有專家直指,河道遭大量雜物阻塞,雨季時可導致河水氾濫;區議員更恐船隻航行時會發生意外,促當局加強巡查。
「泊得!泊咗廿幾年都係咁泊o架啦。」馬鞍山富安花園對出河道停泊了數艘漁船,有漁民表示,多年來與同行均把船隻停泊於該處,漁船以繩繫綁於橋躉,並加設浮波識別位置,井然有序。該處有一個大型浮台用作擺放水桶及魚網,以及上落船隻之用。浮台以繩索連接周邊的船隻,如同蜘蛛網般縱橫交錯,惟繩索鈎住不少樹枝、帆布、膠袋等雜物。
不過,根據法例,除非獲得海事處處長書面允許,否則任何人不得在本港水域內敷設、放置、豎立或維持設施或任何浮動構築物或其他構築物。事實上,在河道「劃位」的情況常見於新界主要河道,記者日前到大埔及馬鞍山巡視,發現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中有多達六十艘船隻停泊,船主均以各式各樣的方法霸位。
除浮波外,有人更於河道中央「插旗」霸位,數支鐵枝如打樁般垂直插入河床,部分鐵枝傾側露出水面,但鐵枝沒有任何標記,行駛中的船隻恐未能察覺。而「有瓦遮頭」的橋底更是漁船停泊「搶手位」,其中大埔林村河廣福橋下停泊約廿多艘漁船,船隻橫跨河道一列排開,只留有一條小通道。記者觀察期間,有船隻因大風而漂開,將僅餘的通道堵塞,令其他船隻無法航行。
「河道中唔應該有任何阻礙物,可能影響排水能力,造成河道阻塞。」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教授周國榮表示,大量繫綁船隻的繩索會形成網狀阻隔物,有可能會囤積大量來自上游的樹枝樹葉及其他雜物,在積少成多的情況下,有機會造成河道阻塞,如遇大雨,更有機會造成河道氾濫,令上游水浸。
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亦指,船隻僅以繩繫綁橋躉,如遇大雨會致繩斷裂,船隻可能撞向橋躉,令石屎爆裂,嚴重者可致滲水問題,銹蝕鋼筋,並影響鋼筋拉力及結構強度。
「每逢雨季,(大埔河)上游沙埔仔都會有好多樹枝樹葉沖落嚟,咁好易會被繩索鈎住,塞咗條河造成水浸。」大埔區區議員任啟邦擔心,夏季雨水頻繁,須靠暢通的河道作排洪之用,船主自行於河道加設浮波及鐵枝,恐影響河道的排洪能力。他又指河道中央插入河床的鐵枝有機會對航行的船隻造成危險,要求相關部門多加巡查及移走障礙物。
直至本報查詢後,海事處日前派員巡視馬鞍山大水坑一帶移走浮動構築物。海事處回覆指如有人在河道內違法設置任何浮動構築物,處方人員會發出遷移的指示,如在該指示期限屆滿後,該等浮動構築物仍未移走,該處會安排承辦商將其移走,而處方日前已將巡視水域中未移走的浮動構築物移除。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