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未來基金應投資教育

財政預算案不受市民歡迎,連帶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民望也下滑,「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將會公布研究結果,交代如何應對本港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下降的挑戰,倘若有關建議能切中時弊兼具可行性的話,或有望提振預算案的支持度,曾俊華似有意預留伏線。

「未來基金」概念雖討好卻欠清晰,有待專家小組詳細交代。曾俊華面對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三年沙士之前一年,政府曾預見未來經濟將有困難而被迫放棄部分大型基建項目,結果影響了後來的經濟發展,因此「未來基金」可於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然則所謂基建是否就是道路橋樑等設施,卻又未必,曾俊華直言會包括醫院及老人院等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措施,似乎概念上比較寬鬆。不過他同時指出,「未來基金」屬於非經常性的資金,不會是恒常化的開支。

究竟基金與財政儲備的關係如何理解,財爺亦未能清楚解釋。事實上,現有逾七千億的儲備,其中約有四千億是可以隨時動用,投放於財爺所指的在特殊情況下,或非常時期確有應急需要的「關鍵項目」,何須另設「未來基金」?

市民相信政府要應付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下降,應打造強勢的知識型經濟才是上策,教育正是關鍵所在。以專上教育為例,大批考取新高中文憑合格的高中生也無緣入讀大學,只能靠副學士課程的支撐,試問香港的競爭力怎能有效提升?「未來基金」會否對教育領域提供大手筆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