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商語廣播:私人會所與公共資源

特區政府給予私人會所續期,引起社會關注。輿論方面似乎批評居多,主要是指在土地供應緊絀下,政府仍繼續讓這些私人會所廉價佔用大量土地,等於用公共資源資助少數有錢人享樂,有如劫貧濟富。

筆者認為,問題可以從另一角度來看。很多私人會所歷史悠久,皆因昔日香港大部分地區仍是荒蕪一片的時候,當時的政府為吸引有錢人來港投資,於是以象徵式收費把一些土地批作私人會所,由他們「開荒」,以節省政府開發成本。當時的做法,類似現今的「優惠政策」,雙方是有協議的,政府給私人會所續期是尊重歷史,尊重協議精神的體現。我們看到私人會所佔用土地的同時,有沒有想到其過去為開墾土地和促進香港經濟所作出的貢獻?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商務活動頻繁,在接待方面,高消費的私人會所有存在必要。況且,在康體設施上,私人會所現時共提供全港超過四分之一的網球場,超過一半的高爾夫球設施及水上活動中心,以及全部保齡球道。部分香港代表隊及青年代表隊成員,正受惠於這些設施,在穩定的練習環境下打出成績。

本港現時有很多公共設施,提供給大眾使用,包括不少民間團體舉辦活動,政府也常免費或象徵式收費供應場地和配套。筆者認同公共資源應該均衡共享,所謂均衡,應是貧富兼顧。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