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查海難真相 避免悲劇重演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今天是全港哀悼日,悼念在驚天海難事故中喪生的三十八位亡靈,政府機構、宗教組織舉辦默哀及祈禱儀式,市民以各種方式表達哀思,學校為受影響的同學提供心理輔導。然而,無論如何哀悼,都喚不回逝去的生命,也難以撫平家屬心靈上的創傷,只有盡快徹查事故原因,吸取經驗教訓,避免悲劇重演,才是安慰亡靈的最好方式。

隨着海上救援行動結束,對事故原因的調查行動已經展開,海事處、警方等部門連日登上兩艘肇事船搜集證據,相撞經過、船體結構以及是否有人違規駕駛,將是調查的重點。事實上,事發當晚風浪不大,海面能見度不低,兩艘船相向而行,理應可以看見對方駛近,只要根據海上航行規則,本可以輕易避開對方,然而兩船最終「忽然」相撞,而生還乘客都表示沒有聽到事先有鳴笛警示,這到底是為甚麼呢?是一方駕駛者違規,抑或雙方都有違規呢?警方已逮捕兩艘船上的七名船員,相信可以查出真相。

今次事件傷亡慘重,救生設施是否足夠也引起市民質疑。按理,救生設備應置於座位之下,乘客伸手可及,而船公司應該以錄像或真人示範如何使用救生設備及相關知識,但在今次事故中,不少乘客在危急之中找不到救生設備,即使找到也不知如何使用。還有,根據海事處的指引,小童在船上欣賞煙花時應穿上救生衣,可惜這個指引並沒有得到認真落實,以致形同虛設,教訓深刻。

還有,按照國際規則,兩船相撞後受創較輕的一方應該留下來救援受創較重的一方,而在今次海難中,港九小輪受創較輕,如果留在現場救助港燈遊輪,也許可以減少傷亡。惟令人側目的是,有關船隻事後竟然「不顧而去」,明顯有「見死不救」之嫌。港九小輪昨日召開記者會作出回應,指當時船體受損,數十名乘客擔心船隻會下沉,加上有多人受傷需要救治,故決定離開事故現場,駛往目的地。這番解釋是否合理自有公論,最重要的是,當局應該訂立更清晰的指引,釐清救助責任。

當局在調查真相釋清各種謎團時,更應該自我檢討監管漏洞。數字顯示,過去五年本港海域撞船事故有上升之勢,離島區議員曾表示關注,要求當局加強對航海安全的監控;也有區議員要求檢討現行交通意外傷亡賠償基金,將海上事故的受害人列入理賠之列,奈何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當局對海上航行亂象以及制度漏洞愛理不理,沒有像針對陸上鹵莽駕駛那樣嚴厲執法,埋下奇災巨禍的根子。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很多事故看似偶然,其實早有徵兆。香港已進入多事之秋,亂象層出不窮,社會矛盾深化,港府動輒得咎,這是最混亂的時候,也是最容易發生大災難的時候,豈能不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