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不是勢成水火

梁振英如果拿多三幾十票,去到七百多票,一些政治評論員仍然可以稱之為低票當選。就算不去理這些評論,我們不妨想一個問題,如果梁振英拿下七百四十票,那些政治難題和阻力會否突然消失?六百九十和七百四十分別不大,只是七百多票會好看一點罷了。

今次選舉的結票數,其實是香港政治分裂的表徵,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唐英年是代表大財團的利益,而梁振英是傾向中產和基層,那其實就是建制內的矛盾,就算沒有唐英年和梁振英兩個人對頭競爭,這個潛在的矛盾也一直存在。

好像曾蔭權當特首時,被認為偏向財團和大地產商,基層和中產不滿,而造成種種衝突,也就是中央領導人所謂的「深層次矛盾」。現時買一開二,由唐梁二人代表兩方面的利益,那對立就表面化。反過來如果由唐英年勝出,票數就算多一點,都無改這個深層次矛盾。

所以,分析新一屆政府面對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看得票,否則全世界都永無寧日。因為大凡選舉,二人對決,通常都是五十幾對四十幾的得票率,能有梁振英的六成幾是絕無僅有。若然強勢、弱勢政府如此定義,那全世界都不可能有強勢政府。

政府的聲勢是強是弱,主要不是看選舉得票,而是選後的政策。如果梁振英的政策是傾向中產和基層,那他的執政基礎一定是大多數。至於商界是不是很強烈反對梁振英,固然是一個大問號,而商界自己操作不依靠政府,他們對唐英年可能情感上較為認同,加上私交較佳;但換了梁振英,選舉過後,也不見得勢成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