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港人治港未能識人用人

九七回歸後,中央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不僅是制度問題,也是識人、用人問題,特別是對行政長官和一眾高官。識人、用人不對勁、犯錯誤,再「好」的制度設計也是枉然,也會搞得亂象紛呈、錯漏百出,自然造成經濟衰退,民不聊生,社會不穩,危機四伏。

中央在「港人治港」方面如何識人、用人,從來沒有清晰標準,這是因為中央對如何治理資本主義的香港,如何治理有着一百五十多年英國殖民地歷史的香港心中沒底,不知如何治理,怎麼會有這方面的識人、用人標準?於是,這麼多年就是「摸着石頭過河」。然而,摸着的這些石頭,似乎皆不能實現「港人治港」,無法成功「過河」,十三年來香港走入急流險灘,進退兩難。

其實,古今中外,不同時代、不同地方,識人、用人固然有不同要求和特色,但有些根本性的東西,涉及人品德性、心理素質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對識人、用人尤其重要。西晉時期,有個叫傅嘏的人很有見地,許多人都想和他做朋友,其中包括當時一些很有才名的「精英人士」,如夏侯玄、何晏、鄧颺等,他們都想和傅嘏交往,但均遭到拒絕。於是有人問,此為何也?傅嘏說,夏侯玄雖然志向遠大,但眼高手低,名實不副;何晏說話玄虛縹緲,急功近利,好與人辯,必爭強好勝,清談誤國;鄧颺看上去像那麼回事,似有所作為,但他性情浮躁,做事有始無終,又喜爭名逐利,結黨營私,整天誇誇其談,嫉賢妒能。這幾個人,在我看來,皆道德人品不佳之人,躲且不及,何能交往?

這三位古人的人品、性情毛病,在今日「港人治港」的行政長官和管治班子諸君身上,皆有不同程度和方面之顯露,也即「港人治港」不濟,出了那麼多問題,和行政長官、管治班子的「人」的毛病緊密相關,和中央在「港人治港」中未能識人、用人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