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這兩個字在現代被廣泛使用,翻查歷史,最初出現在《華嚴經》。這部佛教經典由西域傳入,最早的譯本見於晉朝,卷17:「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怎會不守護有初發心的菩薩?也就是說,一切堅持初心的人,都會得到佛的庇佑和保護。卷19:「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智無智亦然,二心不同時」,即使有大智慧的菩薩,由於初心與後心在不同時間、空間出現,立初心時,無可能,也無必要知道後心的。換言之,初心是始,後心是終,既然立了初心,就要堅守初心,不忘初心,善始善終,才會得成正果。
俗家為了方便世人理解這幾句佛經,就綜合而成這八個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班婕妤是漢代人,那時還沒有《華嚴經》,她的《團扇歌》雖然沒有「初心」兩字,但已經清楚點評了寡情薄倖的成帝,忘了「初心」,變了心。忘記「初心」除了傷害班婕妤,也傷害了他自己,沉迷趙飛燕、趙合德姊妹,濫用春藥,結果在與趙合德行婬時猝死,這就是成帝自食其果,這就是「損人害己」的因果。
清朝詩人納蘭性德,有一首詩用來安慰、勸勉一位失戀好朋友,詩中有「扇」,更有「初」與「心」,意思不像班婕妤那樣隱晦,所以容易明白。「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人生只要守住初心,就不會在秋天為扇而悲傷,也不必抱怨對方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