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接近一年的疫情,無論是本地、內地以至國際消費者均出現轉變,一是消費更為謹慎,二是網購比重逐步增加,三是遙距工作普及化帶來的需求簡樸化。
政府統計處剛公布的10月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值,較去年同期跌8.8%,表面上跌幅是收窄,但單看這比較是不全面的,因去年10月零售銷售受社會事件打擊,已按年跌24.3%;若以今年10月零售總額274億元與2018年同期的397億元比較,是下跌31%;預期這銷售規模在疫情不會進一步惡化下,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因此,經營規模按比例收縮三分一是正常。
零售業要求生,調整規模是必然的,包括精簡架構、重組業務及市場分布,短期是痛苦的舉措,但當租金、工資水平和經營成本按市場調節至合理投資回報點時,香港零售業的競爭力就會提升。第二項調整是要利用創新科技賦能,提升營運效率及效益。
疫情促使不少零售商轉換經營模式,如轉向電商,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即使珠寶業也反映政府因應疫情推出的「遙距營商計劃D Biz」相當有幫助。只是,本地的網購多限於日常用品,其他商品受惠不大;而本地以外的網購,消費者多選擇大牌子,國際品牌更是佔盡優勢。因此,零售業的未來,必須走出舒適區。香港現時就有一項優勢,就是粵港澳大灣區。
一些消費行業上市公司近期的業績較早期略有改善,除精簡經營外就是依賴內地業務。施政報告提出多項舉措積極推進香港與大灣區共融,儘管中央頒布的相關政策還未具體落實,如便利化通關等,但9,000萬人口的大灣區,在一小時經濟圈和優質生活圈的發展目標下,絕對是香港未來的「本地市場」。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 黃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