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新常態2.0 全球經濟復甦路遙

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美國經濟很大程度看起來像是○九年金融海嘯後的艱難復甦局面,在某些方面恐更兇險。所謂一葉知秋,全球大方向也是如此,今次留下的「傷痕」難以短期內完全復原,「新常態2.0」勢是難以逆轉的大勢。

所謂「新常態2.0」,將會是一種需求萎縮、生產力微弱,長期處於防守的經濟狀態;消費者和企業將從這場危機之中小心謹慎地走出來,並致力防範下場危機。

出於對個人健康和財務能力的憂慮,各地家庭將會增加儲蓄、減少消費;而企業將會重新部署供應鏈,包括將製造業遷回美國或其他地區,導致效率降低,亦影響全球化,其旨在抵抗衝擊,而非降低成本。同時,政府干涉經濟的程度將更大,並對醫療設備和其他被視為必要產品的國內供應提供補貼。

貧富懸殊問題惡化

此外,貧富懸殊問題將會惡化。為應對疫情,各地央行釋放流動性大規模救市,令投資者受益於股市回升,低收入的服務業員工卻苦苦掙扎,考慮是否要領取失業津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為羅斯福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坦言,在走出疫情後,「我們的經濟將會失去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將會傷痕纍纍,復甦將會緩慢。」

事實上,市場預期疫情後經濟將出現初期反彈,但過後增長將會平淡得讓人失望,且至少有一陣子的通脹將降至較過去更低的危險水平,失業率則升高到令人擔憂。各地政府債務和以美國聯儲局為首的央行資產負債表都將變得更為龐大,利率將長時間維持在低水平。

美明年失業率恐6.5%

分析普遍預期,失業率要回到疫情前需要較長時間。Northern Trust經濟學家估計,單是美國,明年底失業率是6.5%,遠高於今年二月的3.5%。

事實上,美國經濟恢復得愈慢,危險就愈大。愈多企業將會永久縮小規模或倒閉,且愈多的美國人將會脫離勞動力行列,使經濟失去活力。這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特別擔心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