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自去年中開打至今,期望外國企業全面由中國遷移至東南亞地區,可能會感到失望。國際金融協會(IIF)首席中國經濟學家Gene Ma發表報告稱,東南亞國家不是規模太小,就是缺乏處理更複雜生產的技術和供應鏈,難以代替中國龐大加工和組裝行業所扮演的角色。
Ma相信,製造業要從中國向低成本國家轉移的過程都會是「非常緩慢」,而且在可見將來亦不會加快腳步。
談到對華投資時,Ma表示,外界以為受到加徵關稅和貿易戰的影響,中國錄得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於過去一年應該會收縮,但實際上是不降反升。例如,越南繼中國之後正發展為新組裝中心,但其出口涉及商業環節太少,難以成為「下一個中國」。
若企業續留在中國生產更長時間,或可有助緩解內地經常帳盈餘佔GDP的百分比持續下降的擔憂。隨着中國近年逐步轉為以消費為主的經濟體,該比率將迅速下降,但中國仍續買大量的大宗商品,如天然氣、石油、大豆和鐵礦石。
他又指,製造業的經常帳將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對於有擔心,中國必須像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將本身貨幣貶值,以平衡經常帳的盈虧,但他認為這情況並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