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緊縮殺聲震天 默克爾好人難做

法國總統選舉,在歐洲一石激起千重浪。勝出的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打反緊縮牌克制薩爾科齊,揚言重新談判歐盟新財政條約,加入促進經濟增長元素。德國總理默克爾無意屈服,相信強化財政紀律事在必行。形勢比人強,積壓已久的反緊縮怒火,透過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於歐元區各國蔓延。在歐債危機原爆點希臘,朝野同喊反緊縮殺聲震天。

奧朗德與歐豬反緊縮勢力互為呼應,敢向德國攤牌的奧朗德,成為不少人的英雄,堅拒讓步的默克爾,愈加不討好,將「奧默對立」演繹成「正邪對決」者,大不乏人。歐債危機肇因錯綜複雜,以忠奸正邪來標籤德法兩國主事者,未免將現實過度簡單化,推行緊縮等同扼殺增長一類看法亦然。

先止血後療傷方為上策

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後果可大可小,西班牙和意大利隨時撐不住,屆時作為德國主要出口市場的歐元區便瀕臨崩潰,默克爾意氣用事,隨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默克爾不可能不知道,在經濟不景氣時狂削公共支出,貧苦大眾受害最深。問題是,歐豬國在市場上借債的成本有增無減,以債冚債的日子已是一去不返,負債纍纍還增加公共支出,如同飲鴆止渴,強迫歐豬國加強緊縮力度就是阻止她們愈踩愈深,實行先止血後療傷。

默克爾畢竟好人難做。在止血方面,歐豬國傾向一刀切,狂削基層福利、猛向富人加稅,連年財赤的結構性問題,因既得利益者極力阻撓,或推行改革者捨難取易,幾乎原封不動,結果是邊止血、邊激怒基層和嚇走投資者。在療傷方面,歐豬國不得不改革勞動市場提升競爭力,奈何積重難返,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此時才急起直追,遠水救不了近火,縮窄與德國競爭力差距,豈是三朝兩日的事?

說到底,弱國加入歐元區後,無法再藉貨幣貶值彌補競爭力不足,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加上欠有效機制維持財政紀律,歐豬國負債也雪上加霜。德國傳媒指,其實前總理科爾當年早知意大利財政有問題,但仍硬把其納入歐元區。默克爾要收拾恩師遺下的爛攤子,除拉牛上樹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