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愛國教育與憂患承平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國遭外侮,被侵略、被欺凌,苦難重重,愛國救國熱情就會勃發,團結奮鬥。承平日久,歌舞昇平,愛國救國之精神就會委靡衰竭,還會被譏諷嘲笑。

要亡一個國家和民族,就要亡她的歷史文化、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同理,要興一個國家和民族,就要珍愛、維護、尊重且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研究整理自己的歷史文化,宏揚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這方面又特別和「憂患」與「安樂」相聯繫。

中國最蓬勃激越研發珍重自己的歷史文化、發揚愛國精神的時候,乃抗戰爆發之時,因朝野有亡國滅種之危。一九三七年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籲,史學界要把我們的祖先冒着千辛萬苦,結合而成的中華民族的經過探索出來,使全國人民領會我們「可和而不可離的歷史背景和時代使命」,「團結為一個最堅強的民族」。

史學家朱希祖呼籲,民族之所以悠久、國家之所以延綿,全賴國史為之鑄魂。是故亡史之罪,甚於亡國。國亡而國史不亡,則自有復國之日,「其魂魄永存,決不能消滅也」。

歷史學者鄭鶴聲撰文:歷史教學之興廢,是以影響民族及國家之存亡。世界各國無不特別注重本國歷史,以種種方式宣揚其光榮史迹,激勵國民愛國情思。鄭鶴聲還指出,日本侵略者在佔領區篡改學校中史教科書,欲使青年學生為其順民而不覺,用意甚毒,為害更烈。鄭鶴聲倡中史教科書之選材必須有助於提升人民之愛國情懷,民族意識。

鴉片戰爭後,英夷治港,殖民教育百多年。回歸後早被奴化的港英餘孽和反對派,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更是習慣性的輕蔑排斥,他們掌握教育大權毒害青年和社會甚於過往英夷,遂有數年前「反國教」之黑浪掀起也,愛國竟成罪孽!